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提問-黃彌堅

從全面性來談建築,我所衝擊到的是建築師企圖心這件事情,之前有再想一個問題是未來的建築會怎麼走?聽了劉老師說的課才瞭解,從前我們只是單純的解決建築點的問題,現在其實是要組織統合資料的,從社會面、經濟面、政治面等,整合了各方面的資料,其實我們就有了最基本的創造力了。

再以建築的點來說,巴洛克主義曲線裝飾過於奢華之後,出現的是極簡的現代後現代建築風格,然而數位工具進步的現在又開始討論從前空間的流動、扭曲、動態感,只是這些動態它不再是裝飾它可以機能,藉由條件的輸入,例如:氣流、陽光……,建築物變得能源、聰明。但我疑惑的問題是:若是任何型態都能憑空長出那麼歷史感與地域氛圍,那麼數位建築又該如何接續?在拿北京水立方的例子來說數位資料的輸入似乎也沒接收到微氣候的沙塵暴,以致當初想好的自潔功能完全沒作用。所以我想請問邱老師那麼我們操作數位建築中該如何取得平衡。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科技永遠有其可能性與侷限性, 大師的房子通常漏水漏的更加利害, 不過我覺得"做"遠遠比"說"重要,你想要當水立方的設計者還是他的評論者呢?

操作數位建築中該如何取得平衡? 我會先學會水立方怎麼被蓋出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