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提問-黃彌堅

那天的演講課中,程老師清楚的為我們說明了如何利用map的方法找出某種秩序,簡化過程再組織出一種新的秩序於建築設計上更或是轉化在實務經驗中的街廓與通廊上。然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介紹的一個真實案例:從馬路擴建裝置出去的景觀平台。因為這讓我聯想到,假設有一天集合住宅以一個節能減碳的觀點來談,不再新建,只是在住宅中在增生出其符合個人所期望及需要的空間裝置的話(畢竟現在以台中區市來說空屋率很高),那麼可以形成一種對於未來的設計方法嗎?而且想請問老師對於集合住宅的立面及空間都大同小異有什麼看法,更或還有什麼是我更該去注意的?
謝謝老師

而曾老師那天的介紹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從樹討論到向心、向外性,在跟著討論到樹所形成的聚集居民的空間,我在想假設聚集是因為樹下給人好的空間感及自然自在感所以聚集的話,那麼轉化入集合住宅這種高樓層平面空間中對於空間或機能會有什麼可能性,而且如果用建築史的演化以及現在地球危機議題的話,想請問老師會用什麼有趣的觀點及角度去看現在集合住宅的現象?
謝謝老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