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課後提問-吳柏君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建築的想法總是不斷的再改變,從建造的技術到空間的表
現等,但對於建築師本身的腳色卻沒有太大的革新,總是被定義在建築設計與建造之上,反觀台灣之建築生態,建築師在整個大環境中顯的被動,無形之中失去了構築大環境之權力,只能做個建築物的設計者,從劉老師的言談之中得知建築師之定位有了新的想法,不同於傳統,必須利用本身具有前瞻性的視野,來檢視我們的生存環境,同時以規劃者的角度,對環境提出微觀或巨觀的想法與決策。而邱老師所提的數位構築同時也跟前者有某總程度的關連,他是一個可以靠著參數跑出多種形式,然後從中挑選的設計,雖然減弱了心與手之間連結的密度,但也從新定義了建築師本身之角色,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決策者。
提問一
請問劉老師,所謂建築師的視野就是能看見更遠更重要的問題,但建築市場如大型開發案,仍然是以利益為導向,如何從中取得平衡
提問二
請問邱老師,數位構築若是能被建造出來,一定是筆龐大的費用,所以形象上的意義似乎大於是在解決建築本身的問題,這是否只是階段性的策略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柏君:
數位構築初步的發展確實是從形式上的理論與操作開始, 但是真正的革命性的影響並不在形式上, 而是所謂的數位連續(Digital Continuum), 電腦上的數位設計資訊(數位模型), 很輕易的可以變成建造與生產的資訊然後被大型製造工具製造(fabricate)出來組構, 因此透過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設計從概念到建造的發展過程中間根據設計條件的變動, 形態可以輕易被修改,大大地降低設計修正的時間成本, 也增加設計形態的彈性.

邱老師

匿名 提到...

接續上面....因此, 對於複雜設計形態的費用實際上是合理而可行的, 這並不是階段性的任務, 而是已經在發生中的全球性的建築生產革命, 只是台灣建築產業離這個革命實在非常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