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王威翔—研究選擇


(一) 含羞草

觸發運動--植物受到碰觸、打擊或振盪等刺激所產生的反應



含羞草葉子的「膨壓作用」

含羞草葉柄的根部,有個薄壁細胞組織,叫做「葉褥」,內部充滿水分,當手碰觸後,葉子受到震動,葉褥下部細胞裡的水分,立刻向上和兩側流去。葉褥下面部分,則像洩了氣的皮球,全塌了下去,而上部部分反而像充足氣的氣球,葉柄也因此下垂、合起來了




膨壓:大部份成熟植物細胞,皆有一個很大的液泡,當液泡內部充滿水份時,則壓迫周圍的細胞質,使它緊緊貼向細胞壁,給予細胞壁一種壓力,這就是膨壓

優點:
含羞草的膨壓作用,對於本身生長區域(南方)所常有的旋風、颱風或暴風,擁有一套自我保護的機制。當含羞草碰觸到風雨時,趕緊合攏所有葉片,這樣便可減少葉片被摧殘的機會

原有均列強硬結構,因受某種變因而改變,減少受力面積


(二) 腔腸動物

1.水螅體(polyp)
2.水母體(medusa): 以水母為代表,體型呈鐘形或傘形,口在傘的下方,能隨海流漂動

水母 依形態、功能不同的個體主要包括浮囊體、營養體、指狀體和生殖體





移動原理

主動:水母鐘狀身體下面有一些特殊的肌肉能擴張然後迅速收縮﹐把身體內的水排出體外﹐通過噴水推進的方法,水母便能向相反的方向游動
被動:水母可以藉由本身浮囊體的縮放達到移動的效果。浮囊體爲氣泡狀的囊、囊內具縱隔、囊內壁具特殊的氣腺,可分泌氣體,其中含氮大於70%、含氧20%、含二氧化碳0.5%、含一氧化碳小於8%,這些氣體可以使它膨脹,因而具有漂浮功能



優點:利用本身浮囊體的縮放,使自己能在水面上升高和下降,從而漂流到有食物的地方,以及躲避敵害等。當突然遇到風暴或天敵來不及逃避時,則自動將氣體放掉,讓身體沈入水中,從容地躲過劫難

保持一定平衡,經由介質的轉換,型態改變


(三) 河豚

河豚普遍分佈在世界各地北緯45度至南緯45度之間的海水淡水等水域。河魨普遍具有膨脹身體的能力



自衛機制

河魨的體型渾圓,主要依靠胸鰭推進。這樣的體型雖然可以靈活旋轉,但速度卻不快,’相對成為獵取的目標。因此,河魨演化出了迥異於一般魚類的自衛機制。河魨受到威脅時,能夠快速的將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在短時間內膨脹成數倍大小,嚇退掠食者。

快速原因
1.胃和腸之間一有個鬆緊帶的構造
2.沒有肋骨的阻擋,水或空氣大亮的進入胃中



優點:膨脹身體具有迷惑敵害的作用,也使對方很難輕易它吞食,這樣就乘敵害不解之機而逃走。或當敵害離去後,它又會把氣體放出,把身體翻正,依然如故地的游動。

構造不同(監固的架構),外力介入時,更輕易改變狀態



結論:
1.原有均列強硬結構,因受某種變因而改變,減少受力面積
2.保持一定平衡,經由介質的轉換,型態改變
3.構造不同(監固的架構),外力介入時,更輕易改變狀態

1 則留言:

wlk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