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研究方向 – 王威翔

研究選擇方向為何以生物的動態形式為案例發展,試圖嘗試以動態的方式在建築上呈現?所謂「動」的存在必要性又是為何?

動態建築對我來說,似乎是台灣目前最需要的建築形式。

過去對於台灣文化、台灣建築的定義,似乎總是操弄在少數學者手上,對我來說台灣一詞不具任何意義,如果稱台灣為一個可以解釋的名詞,不如說他是個處於不穩定狀態下的動詞吧!考古學上談到,所謂的文化可能是個歷史遺跡或是當代的技術。以考古學的角度來解釋所謂台灣建築便可以發現這樣有趣的脈絡。

對於建築的認知,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一部分為外在形式,另一部分則是內部空間。所謂外在形式部份,猶如人對於建築,隨著時間,在不同地點,有著不同的印象。以台北市為例 從國立故宮博物館、國父紀念館、圓山大飯店、中正紀念堂、台北火車站、新光三越百貨站前站、信義商圈 (華納威秀)到台北101,人們對於建築外在形式的標印象不斷改變。如果各別把各自所處的時代文化背景一倂加以討論,不難發現這樣的形式或變化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建築外觀相對呼應當代的世界潮流。這樣的特性也映證了台灣被長期殖民下的民族特性,並毫無選擇的接受外來文化。另一方面探討的部份則是內部空間,人對於空間,隨著時間,再同一地點,隨著不同的空間機能和性質,有著不同的感受。這樣的現象對於所處台灣的人們其實並不陌生,但也因為如此,所謂的台灣建築在時代背景的轉移下,快速消失並且快速的改變。變化的週期越縮越短,這樣的速度確實讓人有點措手不及。

什麼樣的行為說明這樣的現象?

違建 :消費者對於空間使用上最直接的行為,也是一件無法預期的事

建築不外乎重建、改建、增建,這樣的現象說明人對於建築的需求依時代背景不同而有所改變。違建的現象似乎說明了這一切。違建視為消費者對於空間使用上最直接的行為。相對也是一件設計師所無法預期的現象行為。這也說明了空間品質和需求並無法隨時改變去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因應而生的是大量的臨時性構件,構建的架構並沒有一定的形式,在形式上相較傳統也較為自由。當臨時構件沒有辦法滿足人們需求時便出現了破壞性的動作。

都市的發展為必經過程,隨著時代背景,空間需求和建築形式被迫改變。如果以生物因應環境產生的演化行為,試圖以建築結構和材料加以分析運用,有效將分析結果運用於建築設計上,而後建築物本身擁有一個演化的機制,不管在外在形式或內部空間上都可以彈性調適並呼應當下的時代需求。人對於建築空間會在短時間內被改變的現象,也產生了因應的行為,這樣的動作在建築立面上所預留的梁和屋頂上所預留的柱都可以看出端倪,但這樣的狀態僅僅符合最低的動態標準,如何產生一個新的動態機制或預留動作。才可以完整符合人的需求卻又保留各時期的文化特色。如果這樣的建築模式可以被確立,那所謂的台灣文化便可以在建築上層層被累積。

在新時期新建築下,卻又細細品嘗過去文化歷史


建築形式上的改變 - 世界第一座座動態的建築物~The Rotating Tower


The Rotating Tower被稱為Dynamic Architecture(動態建築物),是由於整個大樓會一直不停的緩慢轉動,每個樓層彼此之間的轉動是獨立分開,這樣的動態機制主要來自於整棟建築的結構設計。建築旋轉所需的動力和住戶平常所需的電力皆由風力發電系統所來。樓層和樓層間保有一定的空隙,這樣的空隙除了置入原有的風力發電裝置,也置入了各住戶所需的管道系統,所有的管道和電力都依附著主要的建築中軸結構體。





資料來源 :旅遊研究所

空間使用上的改變 - 南投陶米社區「有趣的橋」

原本所呈現的型態,彼此之間並無關係,各自獨立。當人的重力驅使橋向下傾斜,兩者之間的關係較為接近,但依舊無法產生直接關係。除了自己可抬腳給於另一橋面施以一個外再重力,達成互通關係外,如果另一側有人以相同方式往橋的中心點走去,仍然可以達到這種關係。



這樣的關係如果被置入建築量體內,是否可以產生更多有趣的空間或動線?
這樣的改變,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人對於空間上的使用。

2 則留言:

franksu86 提到...

違建....並沒有無法預期


在建設公司的策略不乏將違建納入計算

一個全新的住宅群到最後會違建出什麼樣子

他們一清二楚....


消費者當然也瞭解 買頂樓當然就想加蓋.


因此到了房仲業的交易員

也當然把違建當做交易的籌碼...

匿名 提到...

學長.謝謝你給的建議

這裡所強調的違建並非針對於建設公司或是熟之法規的那一類族群.而是強調對於空間上有所不滿的那群人.應該這麼說.居民對於空間使用上的不適或空間需求的不足而導致他們有所反應.當然這樣的行為並非永遠呈現累加狀態

簡單來說這裡所強調的違建只是一種使用者對於空間使用上的最直接的調整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