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課後提問-吳柏君

在老師介紹的眾多案例中,理解到一個好的設計該如何被執行,能被彰顯的部份也都不太一樣,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設計之看與被看的問題,通常一個設計案都是以被看之角度存在,而另一種思維卻是以看為出發點,設計本身的形體是為了引導人們觀看本身以外的環境而存在,另外一個設計是一群海鳥拖行建築物的案子,儘管是呈現一個不太可能存在的狀態,但想像之方式完全跳脫一般的建築思維,畫面的趣味性與衝擊性讓人印像深刻,program的差異性讓案子本身呈現多樣的風貌。過去建築設計都是在一個是否可以被執行的思考脈洛之下進行, 若能跳脫這樣的思維,作品將能呈現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張力,趣味與詩性也由此產生

請問林老師
一個好的建築設計,是否要定義在可不可以被實踐這件事情上?
如果一個建築設計不能被執行,那是否可以稱做建築?
謝謝老師

提問-黃彌堅

林老師您好:
那天上課時老師們特別強調:若就是得做設計,別忘了存在這環境當中有太多的養分能探取。還說,題目定了想像地在哪,利用了基地該能想像出program,創造出一種新奇或有趣或呼應的設計。
課堂中介紹的案例來說都是真實的透過基地在創造出吸引人的program,案例包括了:舞台設計、修船廠在利用為旅館、位於果園景觀中的house……。

想請問:那麼若對象是集合住宅呢?大馬路邊樓房中大樓房,該如何給人想像?因為觀看到的集合住宅都是一層層的堆疊,也許是法規,也許在減少材料成本所以減少凸出面,平面也只是區分幾種坪數供人選取,讀不出他如何透過基地創造出吸引我的任何事。有什麼案例能提供我閱讀參考嗎?
謝謝老師-學生黃彌堅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公告---關於分類與張貼

利用BLOG來進行網路教學也有段時間了,過多的資料造成閱讀上的不易與負擔。

因此請同學善用"標籤"的功能進行文章之分類,在發佈新文章的時候,下方有個"顯示全部"的選項,點一下之後會出現目前所列出的所有標籤(公告 演講提問 設計研討 閱讀提問)等,然後選取自己文章之屬性標籤後在進行發佈,以利資料之閱覽與管理。

然後再網誌的右側資訊列之中,有一個"分類"的選項,目前我們過去之文章皆以分類至其中,如果有想要看的類別,直接點取就可以了。

感謝!!!

(如果有同學想用自己的名子來發佈文章,可以去申請GOOGLE的帳號,也可以同時擁有一個自己的BLOG空間,一舉兩得)

關於提問 II ---- 蔡長恩

在上課中,老師提供了許多有趣的案例,而我最感興趣的在於其中利用都市現有環境進行設計之概念,在過往,我們習慣選定一個特定的土地,然後開始分析其周邊環境後來進行概念或是其他的設計,但這些是不夠吸引人的。

我們現在面對的都市已經幾乎要被滿滿的建築給吞噬,許多建築只能在土地分割下日漸零碎的土地上殘喘,面對都市遺留下來的課題,我們總不能再藉由過去的建築思維。而,什麼是舞台?都市不就是最完美的舞台嗎。這開始讓我試想在台灣的都市中可以置入什麼樣的裝置,即使我們不若威尼斯般的那麼具有表情。
因此,當我們把建築的舞台從土地搬到了城市之中,我們或許可以利用許多的原型來解決都市創造的問題,也可以透過這些裝置重新的閱讀城市;而我想問老師的是,老師對於城市的看法是什麼?會是一個不斷延伸的都市?或是其中應該需要透過什麼樣的東西來再理解?

特定的空間,似乎沒有特定的模式--------建榮心得

特定的空間,似乎沒有特定的模式,相對著弱勢族群的課題在這次各校畢業設計中均有同學提及到,雖然最後成果不太一樣,但關懷社會出發點卻是相同,像這樣的畢業題目所牽涉的層面是一般人所不太熟悉了解的,因此在表達空間形式不該只是以設計者為基準,例如:抗憂鬱症治療中心的題目,抗這字就會是你的設計手法,你會設計是如何去抵抗憂鬱症的爆發,你會利用空間來治療憂鬱,雖然看似是一種不錯空間概念想法,但這樣設計手法思考是不足的。設計者不是聖人,更不會因為你的設計而改變累積以久的社會問題,這樣的問題是多面相,更不會只有一種答案可解釋的。

戰後台灣的儒家思想:存在形式、內涵與功能 - 吳柏君 黃彌堅

作者提問
照理說儒家思想只是百家爭鳴之中的其中一個派別,今日卻成為台灣教育裡的主流,不難讓人聯想到政治操弄下的產物,或許是順應戰後之需求,但只要跟政治有所結合就很容易扭曲本意,看似以儒治國,事實卻是將儒家思想落入政治脈絡之中,結合反共復國之思想,進而產生了所謂的官方儒學,所以儒學的哪些部分在此被彰顯了出來?而彰顯出來的部份又在政治之中產生了何種功能,相對的著種片段被彰顯出來後,是否又影響了儒學的本質?

結論
1.不管是官方的儒學或是普遍存在於民間的儒學,對社會都有一定的貢獻,儘管被利用於國家的威權之下,儒學仍然是個可以伸展於任何一個朝代的思想,正面的承擔人間之苦難。
2.儒學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已有一個自成的系統,古人稱之為「道統」,若所謂的「道統」落入小人、盜賊之手中並且有效的利用,順著儒學之脈落行與儒學本質相逆之實,那天下必大亂,作者以此對照儒學在台灣發展之經驗。

提問
當今社會的多元論,讓儒學不再受到民間青睞,進而強化其官方儒學之印象,不斷的成為一個可以被批判的對象,同時反觀政治之亂像,儒學很容易被政客拿來當作政治操弄之手段,此時我們是否要檢視儒學的時代性?畢竟過去中國是以農立國,完全不同於今日的工商業社會。

面對真實環境 之 提問-林 詩翔

林老師:
你好!在這裡先對於當天課堂上提出一些簡述,第一個部份,林老師舉了國際競圖以”水”為主題,此時在這裡提出競圖案獲獎的作品友些衕同類似的特質,這些特質也代表著這各競圖案的著眼點以及台灣學生可惜的地方,換句話說這時可以看出台灣學生的”盲從”.
國際競圖獲獎的作品中可發現*圖面簡潔有利,表達重點,沒多餘的途多餘的廢話
*並非以華麗取悅大眾,相反的都以簡單為主*關心面對真實的問題及環境,以及利用環境的特點,這些都是出色作品的共通性,反之觀看國內學生流行,無不是絢麗的表現法以及濫竽充數的大量圖面,說不到重點的標題字與過多自己想要的”梗”(也許是自己主觀,好像會紅的手法或目前大家流行的議題,等太多太多控不清楚狀況急於表達自我的手段)使得需要面對真實環境的”設計”失”真”了,像是一場有著絢麗舞台效果的”牛肉場”,包含我也是”牛肉場”裡的一角,曾絞淨腦汁想獲得台下觀眾的青睞,但是這樣的流行也許現在還是有人愛看及支持的,我要問的是如何在找尋設計的”梗”的過程中不會迷失,因為老師再後來提出的學生案例”同志街廓”使我感到矛盾,矛盾來自於”同志”有太多面向可以討論(相信老師在課堂上也察覺到大家了興趣了)當要深入被討論種發覺有更多觀念上的問題出現,例如:放再同一個街廓是被歧視分類還是正視面對這各族群,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這樣的問題無論非同性戀者或同性戀者,我想這樣類似的問題可以在這樣設計上發現很多,但是也許有人未認為這些問題還沒被探討到,也許就是還沒面對的這層的”真實面”,所以如何面對”真實環境”的環境已非看的建摸的到的”實體”,所以面對真實環境的界線在哪?到哪種深度的層面才較真實面對環境而並非只是場”牛肉場”?-------林 詩翔 08-10-27

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的倫理觀和宇宙觀 - 林詩翔 陳建榮

作者的提問:
這篇”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的倫理觀和宇宙觀”作者約在文張”序”文篇的後段提及-(關係倫常規範的居室”內外”屬於儒家,而與住宅吉凶相繫的”八方”屬道家,但兩者皆淵源於中國先秦時代)(本文試圖從”內外”和”八方”這兩個觀念出發,結合新舊史料,探索中國傳統居住格局的特點)(說明居士與倫常行為的關係以及宮宅宜忌等超自然信仰的宇宙觀,解析中國傳統文化特質)。從以上段落看出作者在這裡與其說為題問,倒可以稱之為驗證。為什麼稱之為驗證?因為作傳統住宅形式的構成在作者的舉例分析為來至於兩者。這兩者為”內外”與”八方”系來自於儒家的傳統規範觀念規範人之間的關係。關係來自於性別,並以房屋內外徑深的關係加以區隔,在以中軸線左右對稱排序,以家庭為單為規範影響社會及天下制度,這就是”內外”;以及來自於道家的道家對於天地運作、季節交替、環境關係(例如人畜房間位置排序,須參照風向氣流等),陽宅陰宅,等地理環境及建築物關係何自然法則數術化宇宙觀神怪化後,落實再建築上的”八方”觀念。


作者的方法與架構:
作者以這兩點做為基礎的發想,在後面的篇幅如:”二、居室”內外”格局的流變”、”三、居室”內外”格局反映的倫常規範:兼論漢代以後的”中門”。兩篇幅內,提出各不同朝代比較以及對照,例如:
生活規範探討形式:
以”禮記”中的’內則’及’曲禮’內文敘述人位的互動,作為引發對於空間的聯想。在比照史料”鳳雛甲組房址,推敲雙方的關係契合度。如下圖:男主外女主內視為傳統民居的基本空間模式




再以”儀禮”中內文對照陝西召陳三號宮室圖以及”爾雅.釋宫”對照出一些啟示:空間的阻隔以中門作為空間內外格局的劃分,大堂所在就是廟,就是所謂家的廳堂,議政和祭祀的地方,主要是延續古代前廟後寢的宮室基本格局.漢代將廣大中庭則移至第二進門後,這是有別其他宮室樣式,但共同主體的建築架構,中軸對稱,深進平遠的原則是不變的.



而中門後的禮儀利用”禮記.喪大記”以及紅樓夢中的人物互動作為對於中門後的聯想:
中門後禮制的規範探討:男不談內部的事情,女不聞外部的事件,這內外劃分主要受到儀禮規範,尤其在祭祀時,女子活動範圍不超過房室(內寢)及後庭院之間.



大功以上的至親在室,小功以下眾婦人在戶外,眾兄弟則是在堂下.喪禮,婦人迎客不下堂,無男主人乃下堂,下堂不哭,因此在喪禮時,女子事自堂與房(中門後),男子是自堂及門(中門前).因此男主外女主內的原則不改變.

倚盧主要是位於中門與大門之間,就是中庭所在,主要是守喪時期住的地方,但是在第二十五個月舉行祭禮後(大祥),將倚盧漆成白色,改為堊室,並停止外哭,禫祭後停止內哭,主要是受中門為界.中門在空間的架構下主要是男外女內的分界線,從建築物的構件中,是空間的劃分,是祖堂的明間配置,但這劃分內外的制度隨著時代的改變,也以廢弛消失.

而到了”四、住宅方位與凶吉休咎:兼論今之最早的相宅書”與”五、宮宅方位的宇宙觀:四面、八方、十二次與二十四路”兩篇幅中,亦是使用不同時期的始料作為比較與對照,對程中推敲出何者與何者較為相似。例如在”五、宮宅方位的宇宙觀:四面、八方、十二次與二十四路”文中第二段落提及”風”,此時運用了”四方鳳”出自於商朝甲骨文、”合集”文中”三牛、三羊、南三”、及”山海經”中、等….多方文史提及的”四方之神”作為比較。
在這裡不難發現作者的架構手段,在”內外”時,多運用故事情節以及文史內容人物互動及場景敘事再配合文物就遺址來推敲假設,而較虛幻的”八方”則使用較多的文獻集文史故事及宗社遺址地理環境來推敲。

*再次提問:
家是泛指社會文化的現象同時具備濃厚禮的精神地方,從生活起居都離不開禮的架構模式,男女有別,男主外,女主內尊卑區別影響整個中國傳統居室的空間形式.探究形式歷史背景,追溯古代封建制度的規範下,周公治禮,鄭玄解經..等帶給許多社會及生活明確的規範,社會的組成基本元素就是家,家正國家就會安定,因此宗法制度的建立給了國家一種為秩序的統治,給了社會一種安逸的環境,甚至給了家一種倫常的模式.所謂倫常模式就是一種血緣關係的延續父權社會神格化了的表達,這些模式給了封建制度的家庭一種規範,一種紀律,但規範一但被破壞這些倫常就不再存有約束之力,甚至會帶給整個社會災難降臨,國家面臨滅亡的可能.禮制的消失,造成許多歷史上滅國的事件,例如:西周時期三監作亂,楚漢相爭,呂后臨朝稱制,王莽篡漢,外戚干政等,這些事件均發生在象徵國家精神所在的宗廟殿堂上,宗法制度最後以蕩然無存.因此宗廟機能的演變不再是成為國家的宗廟,而是轉化成一般家族性的宗祠,繼續延續宗廟性的功能.

因此探究空間內與外存在的界線,相對於傳統三合院中呈現間與間的關係,空間的組成是有序的排列,每一個間的形式將是塑成三合院的基本架構,成為有紀律社會生活的基礎,因此農村地域的形成,進而如何去形構高階層的空間形式,及高,低階層空間之間的差異.

從現代到後現代 - 王威翔 蔡長恩

作者的提問與解答策略 :

我們認為本文作者希望追求 「後現代與現代間延續性」 之答案;作者先質疑所謂 「現代」 與 「傳統」 之對立是否為一種 「策略性」 說法,以表徵自身與舊的因素不同。然後藉由分析過去不同思考之進程來論述不同思想相對於過去之聯結性,例如中世紀至文藝復興、近代世界等 (文:近代興起的時候,為了表現自己不同於中世紀,所以它就回到中世界以前的古希臘傳統…) ,藉以釐清後現代與現代思想之聯結。

另外,作者期待將 「現代」 之精神再論述的同時,可以找到與 「後現代」 代表之精神相同之處,並將其特點與後現代之精神進行比較與連結,如 「現代」 那種標新立異、不可協調之精神等;再者,作者也再論述 「現代」 之特點與其之所以稱為「現代」 之條件與組成,並整理出 「後現代」 對於 「現代」 之 「批判」 、 「質疑」 與 「否定」 論點,透過論述與對照,最後再回頭的質疑所謂後現代批判、質疑與否定之合理性,進而建構出了 「後現代與現代間延續性」 的結論。

簡而言之,作者是先藉由歷史演進之敘述,然後再透過兩方既有條件之論述,來建立一個比較的平台,進而推演出具體的結論。

提問1.

當 「現代」 從工業革命開始至今已經過了一百多個年頭,而 「後現代」 從1960至今也要過了五十年的今天,我們仍依然活在 「現代」 之中,而 信息社會帶來的後現代思維,也依然 「後現代」 ,最後 「現代」 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這與一百年前的現代是否存在著相同的共識?如否,那中間「斷裂」 或是 「連續」 的會是什麼?

提問2.

所謂的後現代,對我來說,就像是介於傳統和現代間的模糊地帶。傳統以神為主,呈現感性一面。現代部分則以人為主,呈現理性科學一面。簡單來說,後現代就是試圖尋找介於兩者之間的一種思想價值。現代代表著理性能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後現代則是代表著「價值歸零」。這意味著,所有已被認定的一切事物,都應該要再次被檢討。所謂「不認定公認所說的一切事物就是對的」,不代表著「所有公認的事物就都是錯的」,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若無法清楚被定義,則會誤以為後現代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存在。但後現代所提的「價值歸零」,是否也代表著對於現代的反智行為?

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提問2 – 王威翔

上課討論的過程中,老師提出了東海大學 某位同學的畢業設計內容,主要的構想則是試圖在台中市舊街區規劃一個同性戀特區,這樣的環境,同性戀者可以盡情的做自己,不受拘束。聽到這樣的想法時,所有的人紛紛開始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性戀者會希望有這樣的區域嗎?這樣豈不是把他們當作特殊人群?根本有種邊緣化的意圖?但若以另一個角度來討論,便可以清楚發現,當我們提出這樣的疑問時,我們是否也已有既定印象,我們認定他們是需要保護,我們有自認為給他們這樣的環境是會造成他們反感的。當反覆思索討論,便會發現,這樣既定的刻版觀點,將會導致我們的設計走向一個死胡同,反之我們也可以藉由這樣的討論,了解每個人的想法再試著重新檢視自己。在討論的過程中,每個人對於事物皆持有不同的形象或看法,是直覺反應想像的,這直覺相對也造就了每個人對於事物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


給林老師:
1. 同性戀特區的設計構想和基地的關係,如果只是因為某種相似的邏輯關係而被確立,是否恰當?(同性戀和老舊社區都需要新的生命、他們在社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卻被遺忘,諸如此類的相對應邏輯關係) 。如果這樣對應的關係是可以被運用的,那所有具有相同共通性邏輯的事物是否也能通通一併被處理?
2. 老師曾經說過,直覺下所做的設計最少,但卻最為準確。大多數的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往往想的太多,太過貪心,導致最後的設計無法聚焦。這樣的說法某些部分我相當同意但某些部分確實也困擾著我。直覺下所做的判斷或許是因為未加入許多外在的客觀因素,而最具有設計者個人特色和切入心臟問題的觀點。但是否也因為太過主觀而容易產生盲點,這樣的設計似乎只是設計者個人的自問自答。在這之間應該如何取捨?設計部分又應該在哪個階段被置入?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動線- 吳柏君

移動是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關係,同時也是人們體驗空間的一種方式,而移動的過程就先稱之為動線吧,動線的改變與創造,往往可以讓一個大架構產生很大的變化,例如捷運與高鐵的興建,很快的改變了整個都市結構與人們的移動模式,往較的小尺度去想,一座爬梯就有可能改變整個樓層之間的關係,進而產生新的次序,都市更新也在做一樣的事,例如規劃新的馬路或是建造高架橋,但這些方法似乎沒辦法解決現在過於擁擠的都市問題,高架橋淪為停車場的例子,仍然司空見慣,雖然不難發現,有很多大城市已經開始試著把人與車,做分層處理,例如以空中走道或空中花園做為建築物之間的連結,眼看似乎已達到了人車不互相干擾的目的,但卻造成地面層景觀的破壞,所以應該試圖從新檢視行車路徑與行人路徑之間的問題,不久將來,台中將新建捷運系統,完工後勢必可以解決過於擁擠的車潮,但建造過程中所伴隨的交通管理問題,有可能會讓此處的交通癱瘓,傳統的繞道方式,是否能在台中執行,將被重新檢視。


在都市之中,人們靠橋樑,解決各種穿越問題,同時也切割了自然或非自然的環境,傳統的道路系統是否能應付未來不斷膨脹的都市,將再度被檢討。


圓網為蜘蛛網裡最常見的一種,由網的中心部放射狀發出來的軸絲與以螺旋狀橫接軸絲的橫絲為主要構造,通常軸絲為較沒黏性的部份,所以當獵物入網時,蜘蛛會靠著軸絲來接近獵物,相對的蜘蛛造網時會先從軸絲開始




對自己從新"提問"----林 詩翔

提問:
*行銷是否有一套屬於”行銷”的系統?這一套系統是什麼?
*”行銷”如果是一套系統在建築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套”系統”被放置的位置
會在哪?
*行銷只能放置於以上案例的位置嗎?這套系統有沒有新的使用方式在建築上?
目前三各問題為大方向,這套假設,未來是否在建築領域研究上可成立的假設.這樣的假設是否被成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了解*行銷是否有一套屬於”行銷”的系統?後面兩者才能被繼續.否則這套研究的基礎將會不穩固.
接下來*”行銷”如果是一套系統在建築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套”系統”被放置的位置會在哪?這各問題可以與第一個問題同時執行與了解,交叉探討,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必須利用怎麼樣的工具或手段了解所提出的問題?
在目前對行銷這各領域不了解時,如何自修,甚至能觸及重點?*目前的方法是利用網路以及媒體已”廣度”為目標收及案例,因為網路及媒體是日常生活的行銷媒介,耳且在收尋時最為常見的行銷手段慢慢建構與被了解.以”廣度”為目標的案例收索:因為對行銷不了解,所以先以表層的地毯式收索,在逐一做選擇,但此缺點為資料雖多但真實性不可考,所以如何過濾與選擇案例是必須解決的.過濾方式為:*有一部分為研究機關或學術單位並非業界的資訊無搜索目標,這一部份會比較可考,但缺點為過於艱深可能不容易吸收消化,另一個方法為將蒐集來的案例作比較分析出共同點,不同點,與規則.這個方式的優點是,各些資訊是最直接的也是業界最新的案例所以裡面可以得到最真實的面向做為參考.
所以目前做的第一步:
利用網路媒體大量收集案例與資料無論建築與非建築,以”廣”為目標搜尋不同領域的案例,無論是王文華blog,海角七號相關訊息或南郭先生等…..
接下來找出相同點或不同點,等這套系統的規則,再來就是慢慢將廣度縮小.等理出一套規則時運操作在個人作品上(也許是以前的作品)確認可行性,再慢慢調整.
在這過程中以搜索的案例作為參考.
在這裡目前就是大量搜索案例為主………..這是目前想出的初步架構.並執行中……林 詩翔 08/10/22

黃彌堅-居住感




有趣的表皮.........陳建榮

薄壁組織是植物中的營養組織,由薄壁細胞組成,在植物體內其總體積最大。因此我要探討是植物表皮紋理底下的細胞組織有機排列所影響至外型的面貌,分析如下:
這些組織細胞的膨大,初生壁薄,成多面體狀,胞間存在胞間間隙,細胞排列不緊密。薄壁組織主要起貯存的作用,而某些部位的薄壁組織具有潛在增生能力,可在植物進行次級生長過程中,或者創傷的時候發揮作用,甚至可以離體生長出新的個體。含有葉綠體的薄壁細胞,即是葉肉細胞,可進行光合作用。另外胞間存在胞間間隙,也起促進氣體交換作用。
這些組織會隨著太陽光而進行改變,而形成多變的型體。在去分析了解物體增生時所延昇出來的新的量體以及新的空間架構組織,了解物體有機變化,探究自然存在的遊戲法則



植物細胞密集排列的空間架構,分析表皮結構上是否穩定,以及多變的樣式分析植物表皮成長過程中有機排列






表皮的變化改變整體樹形架構

研究方向 – 王威翔

研究選擇方向為何以生物的動態形式為案例發展,試圖嘗試以動態的方式在建築上呈現?所謂「動」的存在必要性又是為何?

動態建築對我來說,似乎是台灣目前最需要的建築形式。

過去對於台灣文化、台灣建築的定義,似乎總是操弄在少數學者手上,對我來說台灣一詞不具任何意義,如果稱台灣為一個可以解釋的名詞,不如說他是個處於不穩定狀態下的動詞吧!考古學上談到,所謂的文化可能是個歷史遺跡或是當代的技術。以考古學的角度來解釋所謂台灣建築便可以發現這樣有趣的脈絡。

對於建築的認知,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一部分為外在形式,另一部分則是內部空間。所謂外在形式部份,猶如人對於建築,隨著時間,在不同地點,有著不同的印象。以台北市為例 從國立故宮博物館、國父紀念館、圓山大飯店、中正紀念堂、台北火車站、新光三越百貨站前站、信義商圈 (華納威秀)到台北101,人們對於建築外在形式的標印象不斷改變。如果各別把各自所處的時代文化背景一倂加以討論,不難發現這樣的形式或變化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建築外觀相對呼應當代的世界潮流。這樣的特性也映證了台灣被長期殖民下的民族特性,並毫無選擇的接受外來文化。另一方面探討的部份則是內部空間,人對於空間,隨著時間,再同一地點,隨著不同的空間機能和性質,有著不同的感受。這樣的現象對於所處台灣的人們其實並不陌生,但也因為如此,所謂的台灣建築在時代背景的轉移下,快速消失並且快速的改變。變化的週期越縮越短,這樣的速度確實讓人有點措手不及。

什麼樣的行為說明這樣的現象?

違建 :消費者對於空間使用上最直接的行為,也是一件無法預期的事

建築不外乎重建、改建、增建,這樣的現象說明人對於建築的需求依時代背景不同而有所改變。違建的現象似乎說明了這一切。違建視為消費者對於空間使用上最直接的行為。相對也是一件設計師所無法預期的現象行為。這也說明了空間品質和需求並無法隨時改變去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因應而生的是大量的臨時性構件,構建的架構並沒有一定的形式,在形式上相較傳統也較為自由。當臨時構件沒有辦法滿足人們需求時便出現了破壞性的動作。

都市的發展為必經過程,隨著時代背景,空間需求和建築形式被迫改變。如果以生物因應環境產生的演化行為,試圖以建築結構和材料加以分析運用,有效將分析結果運用於建築設計上,而後建築物本身擁有一個演化的機制,不管在外在形式或內部空間上都可以彈性調適並呼應當下的時代需求。人對於建築空間會在短時間內被改變的現象,也產生了因應的行為,這樣的動作在建築立面上所預留的梁和屋頂上所預留的柱都可以看出端倪,但這樣的狀態僅僅符合最低的動態標準,如何產生一個新的動態機制或預留動作。才可以完整符合人的需求卻又保留各時期的文化特色。如果這樣的建築模式可以被確立,那所謂的台灣文化便可以在建築上層層被累積。

在新時期新建築下,卻又細細品嘗過去文化歷史


建築形式上的改變 - 世界第一座座動態的建築物~The Rotating Tower


The Rotating Tower被稱為Dynamic Architecture(動態建築物),是由於整個大樓會一直不停的緩慢轉動,每個樓層彼此之間的轉動是獨立分開,這樣的動態機制主要來自於整棟建築的結構設計。建築旋轉所需的動力和住戶平常所需的電力皆由風力發電系統所來。樓層和樓層間保有一定的空隙,這樣的空隙除了置入原有的風力發電裝置,也置入了各住戶所需的管道系統,所有的管道和電力都依附著主要的建築中軸結構體。





資料來源 :旅遊研究所

空間使用上的改變 - 南投陶米社區「有趣的橋」

原本所呈現的型態,彼此之間並無關係,各自獨立。當人的重力驅使橋向下傾斜,兩者之間的關係較為接近,但依舊無法產生直接關係。除了自己可抬腳給於另一橋面施以一個外再重力,達成互通關係外,如果另一側有人以相同方式往橋的中心點走去,仍然可以達到這種關係。



這樣的關係如果被置入建築量體內,是否可以產生更多有趣的空間或動線?
這樣的改變,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人對於空間上的使用。

蔡長恩-----關於台灣II

在福佬本土意識的掩蓋下,我們還有哪些本土?

當我們把中國傳統建築變成了台灣傳統建築,那些真的從中國來到台灣的人,卻住在用毫無傳統包袱的鐵皮與浪板所搭建的矮房子裡,唯一可以和”台灣傳統”搭的上邊的,或許是水泥包覆下的磚牆吧。

這些福佬多數,是如何看待外省人?
1. 二二八原罪,無論最後的答案是誰死的多,登陸掃蕩的那外省二十一軍,便把兇手之名,與整個中國給連結在一起了。
2. 台灣的少數族群,到了今天,外省人佔了14%的人口,客家人20%但加起來仍不及福佬人的一半,在本土化運動之中成了不能發聲的少數。
3. 特定政黨以福佬沙文主義進行民粹式的政治語言,以挑立族群差別,來爭取佔大部分之福佬選票,形成外來人口的”非台灣人”枷鎖。

或許要談的不只是外省人,台灣從明鄭開始大量移民後,便開始不斷的鬥爭,漳泉閩客,直到外省、本省人之分,下一步會不會來自中國與東南亞的”新娘移民”與其後代?在台灣不斷的劃分界線與領土範圍中,或許只有城市可以收納全部的衝突。

朱天心的古都一書中,場景在台北,一個所有族群匯集的都市(外來人口與客家人口總和相當於福佬人口),裡面所提到的記憶,有共同的如中華商場、淡水…等等的,而也有許多不屬於大多數人的如眷村生活…等,而我小時後的記憶也不在這,關於野台戲的那些;我想,台北這個城市,就像是個融爐吧?把所有的故事都融在一起,但是或許正因為這樣,這個城市總被當作是個沒有表情的城市。

當我從城市走到鄉間,像極兩個不同的國度。

鄉下的人總是喜歡辨別你的省籍,或者應該是說閔南人口比例高的地區。他們習慣用以下幾項方式來評斷:
1. 口音,這是最容易判斷的,以閩南話作為組織基礎的福佬人,習於透過說台語的口音與能力來判斷是不是同為本省人。
2. 姓氏,透過姓氏可以大略的判斷對方是否為外來移民(丁、尹…)
3. 區域,來自台北的人通常被視為外來移民的機會也較高。

我印象中的,似乎只要一座廟與廟埕,就能搭出一個閩南村落;又似乎只要一隻旗桿與小廣場,就能圍出一個眷村。但最後他們都瓦解了,在台北,一個一個的,都消失了;最後成群的,沒有包袱的建築一一的聳立,抖掉一身的記憶,成了別人心中的台北。

好像什麼記憶,都會在城市裡交疊。

那這樣的都市會是我們必然的選擇嗎,當我們活在沒有表情的城市裡,面對政治的喧囂以及過往的歷史,我想這城市,是否應該要做些什麼?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心得-吳柏君

從小到大,生命中總是不斷的出現難題,儘管可以理解,卻不能得到讓自己安心的答案,結果很快的就會認為事情就是如此,造成日後對很多事物的認知僅停留在很表面的層次,同時也慢慢的失去了自主與判斷的能力。從汪老師的談話中得知「覺」的重要性,對我來說那就像本身內在的覺醒,可以漸漸的發現自己或是事物的本質,不再輕易的受到外在的片段的資訊所干擾,然而思考的方向也應該要推向另一個更深的層次,這樣才能觸及事物的核心,相反的若是遠離了本質,那麼事情將變的一發不可收拾。

請問汪老師
1.汪老師提到的「感」是否反映了現實社會中所存在的問題,身處現實環境之中,我們是否該認真去看待與面對
2. 建築往往介於理想與現實之間,如果能過完完全全的往「覺」的方向發展,建築是否能被建造,我們是否還能稱他為建築?

請問羅老師
1.從老師介紹的建築裡,體會到如何創造空間本身的故事性與張力,同時也反映了基地特性,但這樣的精神是否可以精準的傳達給每個使用者?
2.關於建築的未來,有許多新的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建築的生命與精神是否會有所改變?

提問 - 王威翔

過去對於設計 前半部的概念發想,總是針對某種社會或實質問題,進而快速找出某種可以相互對應的理論套用在其上。可能是個公式或是個相似點,便開始自圓其說的認定兩者之間的共通性和互補性。這樣的現象在設計和分析上普遍被使用。由於不可見、人類理想追求的部分確實存在,勢必把所謂可見和不可見部分放在一個可以被討論檢討的架構下去討論。就以學術的探討層次上差異,也並非過去所想像的1+1=2_都以同一種解讀方式去解釋它,甚至把它們兜在一塊。這樣的不準確性確實也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


給汪老師 :
1.不可見部分視為道的一部份,是個理想。實的部份則可視為一門學術或是技術。如果所探討學術的最終中心思想和不可見部份相違背,那應該如何取決?難道永遠視道為終極的追求目標?那學術和技術的存在是否只是未了解決感覺所引起的覺悟部份?
2.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所謂可見部份,不管是學術或是問題都快速相繼而生。道的存再是否只是因應可見部份變化而有所依據或準則而存在?相對是否也可以推測道的中心思想非存在?而和可見部分隨時間可以被改變?

給羅老師 :
1.建築的最基本目的,無非是讓人住的安全、舒適。就以形式上來探討,美學部分為最基本需求。就以目前建築所探討的在地性或和建築空間和環境關係,也可以被理解。但求學間所謂的概念、建築詩性的存在是否有絕對必要?如果有,那又是為了什麼?
2. 老師曾經說過建築的定義不再是專為人使用而存在,除了刻版的印象和需求外,建築空間存在意義和價值又是什麼?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感想-黃彌堅

汪老師
聽了汪老師40分鐘的演講課後,衝擊感最大的莫過於汪老師提出的「覺、決」,因為才明白身為一個研究生,原來我還不夠資格,還幾乎停留在「覺」(感覺)。踏進「決」(分析文獻系統創造新的可能)的這一步連個小動作幾乎都沒有,很驚嚇,這或許是個問題,不過我想還是得靠自己解決,所以應該不能是問題。
而真正想提問的是,汪老師從前是做了哪些動作與培養了哪些事,進而才訓練提升了自己看待與瞭解事物的層次,以及在訓練培養自己的同時,應該會有挫折感,是如何面對克服這些挫折感的?

羅老師
我不是黑面琵鷺,所以不知道我有多少同伴。感到矛盾的是,原本是鳥類的棲息保育地,卻拿了一部份給人類使用!(因為不太記得有沒看到全區的基地配置圖)所以想請問這使用的面積範圍很大嗎?還是只是棲息地的一小小角,完全不會造成鳥類的困擾?
關於經營商業營運部分的情形聯想(因為此案例是利用建築設計這件事來解決平時甚少有人使用的會館),想與大家分想:
此案例為:出雲文化中心Big Heart/小嶋一浩+小泉雅生【C+A】


以上是我的感想與提問,謝謝老師

關於提問 ---- 蔡長恩

在大學時代的每個老師都懷著不同的設計方式,我也在老師們的不同中徘徊,試圖架構自己的某套邏輯或是思維。

汪老師提到的可見與不可見,讓我想到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再每個人的內心中似乎都有著那一套規則,我嘗試簡化稱之為「自然」的一個邏輯,難以敘說明敘述的部份,畫家會透過畫作來實現,而我有幸,得以試圖透過建築來敘述那種不可見的狀態,而令人困惑的問題卻仍然依舊,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去推斷不可見呢?是否一如我們不能精準的推斷畫家內心的思維般,僅透過揣測來應對那可能的隱喻或是無心插柳,似乎總有種不確定性。

所以我們到底該用什麼立場來面對建築,自己的或是別人的?或許如羅老師那樣的分析與閱讀,提供了我很好的答案,透過在圖面上與現場的釐清,足以析離出建築師所想傳達的思維,或者可以更加準確的去詮釋建築中的精神,這些方式何嘗不就是我所試圖去建構的邏輯系統呢。

==================================

想請問汪老師:我想,我們是應當利用建築這樣的語言,來詮釋每個人心中內化的不可見部份,然而其是否會有一個共同的準則?而當我們談「道」,或是關於道的其他形容詞,在我們心中演繹可見的形式,又要怎麼用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其中不可見部份的存在性?

因此我想,而當我們創意出各種不同形式的建築時,影響建築的形式構成的變因,會是每個人所受教育訓練的可見部份,或是每個內化的不可見部份?如果可見與不可見是相互推動、影響的,那麼是否會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囹圄?


想請問羅老師:我們究竟該在建築裡面放入些什麼,才可以讓建築顯得生命?該會是我們對世界的期許亦或是人生的哲學? 

老師提到,在經費不足之下的建築細部慘不忍睹,那對我們來說,該是要有好的外形構成,或是一個精雕細琢的建築設計?常有人說,我們面對的建築環境是個惡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懷有理想性的學生該要如何應對?

學術/覺/決----林 詩翔

汪老師:
你好,對於星期二下午創作研討課談的,學術的”學”就是”覺”,那是一個自我內化的過程,與”感”相反,感是對外.所以”感覺”是一個由外至內過程,將可見之”物”內化成一個不可見的”系統”,所以這種系統是屬於個人”自覺”,在這裡第一個想問的是這樣不可見的"覺”算是”經驗”嗎?或是”經驗”是”覺”的其中一項,只是其中一部分?
第二,這個環境日新月異沒看過的事物的出現,比起10年前的環境,間隔來的短,可假設未來沒見過的事物肯定越來越多,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感”的事物比起上個世代更多了,如此假設,兩個世代的”覺”面臨不同尺度的考驗,在這裡想問的是,”經驗”談是否已不準確,換個方式問,如果"覺”含有”經驗”的成分,那麼上個世代的經驗談是否落實在這個世代的環境,已面臨考驗,甚至不準確?-------謝謝老師---------林 詩翔

心得-----------建榮

心得:
探求事務真理可以從感官特殊性去認知,其真理性已視為不可動搖。而是靠一些原則架構去判斷事務的存在價值,進而去發現自然公式存在。
另一個可能就是藉由感官的特殊性去引出一些萬物存在的另一種層面的架構,須經由逐步而不間斷思索,來達到萬物真理所在。

問題:
想請問汪老師,實虛之間的界定標準在哪?。如何將標準成功轉換至建築空間?
想請問羅老師,如何去判定建築物對環境的影響有哪些?,以及是否使用在地化的建材,就會是在地化建築嗎?.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公告-----關於資訊副站

各位同學好,為了管理上的方便,附設一個新的網址以提供研究所C組資訊交流使用,然後將原先之"六人行-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C組"之網站定位為網路教學之使用


資訊-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C組   網址:http://arch-thu.blogspot.com/

歡迎大家多多使用這個空間。

學長姐如需使要張貼資訊的功能,請將GOOGLE之帳號傳送至以下E-mail以開放使用權限。

E-mail:y_chay@hotmail.com

黃彌堅--傳統住宅與現代住宅之差異

「居住感」,是的指居住坐臥的自得幸福。居住感好的地方,或許是整棟住宅,或許是屋內一個角落,或許是一張舒適的躺椅上,或許在幽暗的櫥櫃裡,或許是涼爽的屋簷下,總之是個會令人想「牢牢獨佔那個地點而過著日子」的空間,也是個「能讓內心感覺豐富」.「享受居住歡愉」的地方。 摘自:住宅讀本




迷霧初定-林詩翔

在上一篇”拳擊手的成功分析”一文中,最後將2003年安藤先生到近期動向列表,在這裡加上補充。在安藤先生近期的動向表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關鍵字,例如:
交大、交大建築系劉先生、TOTO公司、PPAPER雜誌、評論/李先生、以及劉先生的同窗好友孫先生、亞洲大學、亞洲大學創校人蔡先生、建築師姚先生、cheers雜誌、龍巖集團與一些在安藤先生的公益性演講後寫提出評論與報導的人士與報章媒體等……。
在這些關鍵字中不難發現有些名字與團體不斷出現,例如: 交大、交大建築系劉先生、亞洲大學,這些名字扮演火車頭,拖著長長的車廂,無論業界,大家爭相搭乘這班安藤列車。
為什麼會想搭上安藤列車?搭上安藤列車象徵什麼?搭上安藤列車有甚麼好處?姚先生就此打上國際舞台?李先生或孫先生布洛格多些些點閱率?包先生雜誌賣得比較好,可以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在不同的領域執行產品?宣導新生活態度?還是亞洲大學可以增加招生人數、提升品質?
或者這班列車直接或是間接造就了一些無法用利益去衡量或是更為複雜的利益關係?搭上這班列車似乎形成一個資本轉換的平台,在這裡大家可以獲其所需。在交換的過程中同時製造出更多的資本。
如果行銷的平台是打造名牌,名牌的造就背後的影藏著意義是個資本主義的平台。如何成為打造名牌的手,如何培養精準的派斷力開闢平台,不至於判斷錯誤的下場。所以:
*如何了解環境與時勢?這需要長期與定時接收資訊所以可以執行的方向
---------雜誌與期刊(商業雜誌與國家地理雜誌)為主要方向。
*如何培養精準判斷力與了解行銷的出口。這個需要案例的收集,再找出關聯性。例如:
個人的推銷---一些網路作家或是網路評論如何使用部落格推銷個人,在這些過程中如何被推銷出去。
新興行業與產品---這一些在近幾年來才出現的新興行業與產品什麼原因出現的。

吳柏君-線

1.蜘蛛網與繩索

了捕獲昆蟲做為食物來源,蜘蛛自行吐絲編成網狀物,通常用以居住,當獵物落入陷阱,蜘蛛可感受到入網的衝擊力道,迅速的對粘上網的昆蟲,注入了一種特殊的液體棗消化酶。這種消化酶能使昆蟲昏迷、抽搐、直至死亡,並使肌體發生液化,液化後蜘蛛以吮吸的方式進食,蜘蛛網本身帶有黏性,由於蜘蛛本身的行動也會受自己的黏液所影響,因此當牠們在網上移動時,會避免踩到帶有黏液的絲線。所以蜘蛛網可視為一種向外延伸的身體機能。
繩索,是通過扭或是編織等方式加強後,連成一定長度的纖維。其拉伸強度很好但沒有壓縮強度,可用來做連接、牽引的工具。人類為了安全的橫渡空間或是攀爬,通常會利用繩索來輔助人類身體機能的不足。


2.蜜蜂飛行路線
















圖A
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是奧地利的馮孚立(Karl von Frisch),他以研究「蜜蜂舞蹈」聞名於世。馮孚立發現每一隻採完花蜜的蜜蜂,回到蜂窩後都會跳舞,蜂窩內其他的蜜蜂則跟這隻蜜蜂跳舞,蜜蜂能跳兩種舞,其中一種舞蹈的動線呈8字型,在8字型的中間處,舞蹈的蜜蜂循直線一面走一面擺動屁股,所以馮孚立便稱這種舞蹈為“擺尾舞。在長期的觀察之後,馮孚立發現,蜜蜂擺尾走動時的這條線與地心引力這條垂直線所形成的夾角,竟然正等於蜜源植物到蜂窩這條直線和太陽到蜂窩這條線所形成的夾角。以圖A的擺尾舞圖示為例,擺尾走動的線在地心引力線右邊A度角,這表示在太陽與蜂窩這條線的右邊A度角正是蜜源的方向。換句話說,剛剛採完花蜜的蜜蜂藉著舞蹈把有關蜜源方向的訊息告訴跟著牠舞蹈的蜜蜂。此外,舞蹈還會傳遞蜜源與蜂窩距離的訊息,蜜源距離愈遠,蜜蜂擺尾的時間愈長,而且在擺尾時發出的嗡嗡聲愈久。還沒有外出採蜜的蜜蜂確定蜜源的方向和距離後,就能省去摸索的時間和精力,很快地找到蜜源,這真是一個有效率的溝通方式。不過,一開始很多人都難以相信蜜蜂具有這麼奇妙的溝通能力,不過,在生物界爭論了十來年後,終於證明馮孚立的發現是正確的。其後的科學家也發現,不同品系的蜜蜂跳舞的方式亦不相同,這有點像各地的方言,彼此間無法溝通。再者,太陽是不斷移動的,假如一隻蜜蜂採到花蜜後,花十五分鐘飛回窩去,然後再花十五分鐘跳舞告訴其他蜜蜂蜜源的所在,即使那些跟著舞蹈的蜜蜂立刻飛出門去,已經過了30分鐘,而太陽在這30分鐘間已經移動7、8度了。前面說過,蜜蜂是以太陽為準,加上一個固定的角度,來定位蜜源的。現在太陽的位置變了,蜜蜂會把太陽在這30分鐘裡的位移考慮在內,仍能順利地找到蜜源植物。

3.磁力線








用來描述磁場方向的一種概念 並非實際存在的線磁力線的切線方向代表磁場方向 而相對密度則用來代表磁場相對大小

性質:(1) 磁力線為一假想曲線,如地球儀上之經度與緯度的曲線,實際上並不存在。假想的磁力線是用來幫助我們了解磁針在磁場中的受力情形。 (2) 科學上規定構成磁力線各點上磁針N極的指向,即為磁場方向,也就是磁針N極在磁場中所受磁力的方向。 (3) 每一條磁力線都是封閉的平滑曲線:磁力線的方向,在磁鐵外部,是從N極指向S極﹔在磁鐵內部,則從S極指向N極。 (4) 在磁鐵兩極處,鐵粉顯現的磁力線最密集,離兩極愈遠,磁力線愈疏鬆,表示磁力線的疏密程度代表磁場的強弱,在磁鐵兩極處,磁場最強,離磁極愈遠,磁場就愈弱。 (5) 磁力線之間彼此不相交。

王威翔—研究選擇


(一) 含羞草

觸發運動--植物受到碰觸、打擊或振盪等刺激所產生的反應



含羞草葉子的「膨壓作用」

含羞草葉柄的根部,有個薄壁細胞組織,叫做「葉褥」,內部充滿水分,當手碰觸後,葉子受到震動,葉褥下部細胞裡的水分,立刻向上和兩側流去。葉褥下面部分,則像洩了氣的皮球,全塌了下去,而上部部分反而像充足氣的氣球,葉柄也因此下垂、合起來了




膨壓:大部份成熟植物細胞,皆有一個很大的液泡,當液泡內部充滿水份時,則壓迫周圍的細胞質,使它緊緊貼向細胞壁,給予細胞壁一種壓力,這就是膨壓

優點:
含羞草的膨壓作用,對於本身生長區域(南方)所常有的旋風、颱風或暴風,擁有一套自我保護的機制。當含羞草碰觸到風雨時,趕緊合攏所有葉片,這樣便可減少葉片被摧殘的機會

原有均列強硬結構,因受某種變因而改變,減少受力面積


(二) 腔腸動物

1.水螅體(polyp)
2.水母體(medusa): 以水母為代表,體型呈鐘形或傘形,口在傘的下方,能隨海流漂動

水母 依形態、功能不同的個體主要包括浮囊體、營養體、指狀體和生殖體





移動原理

主動:水母鐘狀身體下面有一些特殊的肌肉能擴張然後迅速收縮﹐把身體內的水排出體外﹐通過噴水推進的方法,水母便能向相反的方向游動
被動:水母可以藉由本身浮囊體的縮放達到移動的效果。浮囊體爲氣泡狀的囊、囊內具縱隔、囊內壁具特殊的氣腺,可分泌氣體,其中含氮大於70%、含氧20%、含二氧化碳0.5%、含一氧化碳小於8%,這些氣體可以使它膨脹,因而具有漂浮功能



優點:利用本身浮囊體的縮放,使自己能在水面上升高和下降,從而漂流到有食物的地方,以及躲避敵害等。當突然遇到風暴或天敵來不及逃避時,則自動將氣體放掉,讓身體沈入水中,從容地躲過劫難

保持一定平衡,經由介質的轉換,型態改變


(三) 河豚

河豚普遍分佈在世界各地北緯45度至南緯45度之間的海水淡水等水域。河魨普遍具有膨脹身體的能力



自衛機制

河魨的體型渾圓,主要依靠胸鰭推進。這樣的體型雖然可以靈活旋轉,但速度卻不快,’相對成為獵取的目標。因此,河魨演化出了迥異於一般魚類的自衛機制。河魨受到威脅時,能夠快速的將水或空氣吸入極具彈性的胃中,在短時間內膨脹成數倍大小,嚇退掠食者。

快速原因
1.胃和腸之間一有個鬆緊帶的構造
2.沒有肋骨的阻擋,水或空氣大亮的進入胃中



優點:膨脹身體具有迷惑敵害的作用,也使對方很難輕易它吞食,這樣就乘敵害不解之機而逃走。或當敵害離去後,它又會把氣體放出,把身體翻正,依然如故地的游動。

構造不同(監固的架構),外力介入時,更輕易改變狀態



結論:
1.原有均列強硬結構,因受某種變因而改變,減少受力面積
2.保持一定平衡,經由介質的轉換,型態改變
3.構造不同(監固的架構),外力介入時,更輕易改變狀態

蔡長恩--關於台灣

台灣最早的文戲記載則大約是在三國時期,然而能考證的歷史大約從西元1624年開始,至今經歷了不同時期的統治,從荷蘭、西班牙到鄭成功、清廷、日據,直至今日的中華民國。



在台灣,有多種不同角度的歷史詮釋,從我們小時候所學以中華民國為本體的歷史,至今台灣本土意識興起的歷史觀點,正代表著台灣多樣文化相互重疊覆蓋的特性,因此當以建築(或是設計)的角度面對著這樣的台灣時(或者是中華民國),似乎更應當以中性或是不同的觀點來看待。


未來閱讀書目:朱天心-古都


台北是個怎樣的都市?沒有表情,或是?我想,朱天心筆下的台北沒有記憶。




然而台北卻足以是台灣的縮影,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中國人都曾經在這裡駐足,而美國人帶來的文化也在這個首都中蔓延,還有那些來自東南亞的那些,佔據了都市的一隅,而與其他城市不同的是,那不代表衰敗。



我們在這個文化高度重疊的城市中失去了表情?還是,這就是我們心中的台北城。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建榮--樹種選擇

氣根末梢恰似建築內部管線建置的思考,因此分析型式的樣式可能





















從植物蛻變後所留下的樣式,分析建築形式的可能






































從植物表皮分析及解構,了解樹皮紋路探索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拳擊手的成功分析---林 詩翔


拳擊手的成功分析

在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九日的晚上,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先生於台北小巨蛋舉辦公益性演講,吸引萬人入場,VIP位置的入場票在網路上喊價高達1萬元以上,無論是建築業界或是非建築業界,掀起了一股安藤熱,非建築系的朋友也知道建築界有位巨星要在台灣辦演講會。在這裡不介紹安藤先生的設計、人生哲理與奮鬥史,對於這些”安藤現象”是如何被引起的比起演講會上感人勵志的故事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我好奇:
*為什麼一樣的與自然融合、要尊重不同文化、關心全球暖化的議題學生們為何不做在教室聽,要千里迢迢跑到小巨蛋去看兩張安藤先生在種樹的照片,再與其他一萬多人在做天馬行空的聯想?
*為什麼不只建築業界在場的有各行各業,甚至有高中生看了PPAPER上的介紹也來了?
*是甚麼時候開始,只要在外牆上有清水模板,矩形分割線再挖上圓洞,聊聊
”禪 ”、說說這就是”極簡的奢華”之類的話語,業主的心軟下來了。倒底什麼時候帶動這樣的流行?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媒體、雜誌書報、旅行、MTV,都有安藤先生的出現?
*開始有集團請安藤先生來台灣設計作品。
*安藤現象開始引發評論。
以上這些疑點方向指向,
*一個建築界的名牌如何被打造?
為了瞭解這些事情的始末,我試著把一切關於安藤先生近期的動向列表列出來:

2003-交大教授劉育東(現為亞洲大學副校長)請安藤先生設計美術館暨建築系 館-yahoo news

2005/07~08-安藤先生受邀來台探勘交大,建築系館與美術館一案。

2006-交大建築系暨美術館一案因建費難產

2007/05-安藤忠雄作品集 TOTO公司發行 送門票一張
2007/05-安藤忠雄訪談與安藤公益性演講廣告-PPAPER雜誌
*建築系每人送一本
*市面發行分裝成49元版與25元版(25元只介紹安藤忠雄)
2007/06/04-評論-“安藤創造地上逃城”一文-李清志
2007/06/09-於小巨蛋舉行”公益性演講”現場1.1萬人-TOTO公司主辦
2007/06/11-中國時報-“安藤能,台灣不能?”一文-陳文卿/工研院研究員
2007/06/11—中國時報-“打造安藤神話”-劉欣蓉/淡江大學建築系講師
2007/06/11-聯合報-陳宛茜
2007/12-孫德鴻-南郭先生

2008/01/07-立報新聞-亞洲大學建新館安藤忠雄操刀
2008/01/10-yahoo新聞-安藤忠雄設計亞洲大學藝術館-請姚仁喜建築師擔任在地執行
*耗資2.1億
2008/04-cheers雜誌-介紹專訪”孤獨也要讓夢開花”
2008/04/22-亞洲大學”夢想追隨”演講會-合辦單位亞洲大學,台灣高鐵,賓士公司
*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
為國內深格大學最快的紀錄2005/08/01升格為大學
2008/04/23-自由時報-安藤忠雄於三芝規劃龍嚴陰宅


2009/01 亞洲大學藝術館動工

2010/01 亞洲大學藝術館完工

吳柏君-垃圾場改建








黃彌堅--住宅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