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都市演化機制 (規則)」的論述 -現象解讀 - 王威翔

郭文亮老師提問: 請先就你所知,有關「都市演化機制 (規則)」的論述,對照具體的現象,用實例解釋具體的都市演化機制。你所提出來的「解釋」,不必包括「全部」,但最好是你感興趣的部份

都市演化機制(規則),以具體來描述無非就是被區分為所謂的空間量和空間性質的需求改變。這樣的變化,如果就以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待,便產生兩種狀態
形變
: 空間需求增減而產生形式上的變化
質變 : 內部機能改變或是產生新型態的空間模式

過去對於所謂形變的處理方式,大都以重建或加建為主要方式。重建方式的目的在於,原有結構無法垂直或水平增加所需的空間。另一方面則是建築物所扮演的角色無法適用於新的都市計劃。(例 : 當周遭建築已被設定為某某特區,但當初的設計並未考量周遭關係,如建築本身為特區內的主要軸線建築,這時連接性便出了問題。例如 :地下室的開挖或建築內部機能、動線所造成無法更改的建築面向)這時便需要改變。
質變的狀態則較為溫和,大部分只是處理所謂的室內配置,讓內部的基能以新的方式呈現。這樣的方式簡單,但就以大規模建築量體,彼此間的空間關聯性來探討,便發現這樣的方式卻沒有辦法讓建築空間有效的被利用和串聯。(例 : 如果有棟二十層樓的大樓,在80年代為政府機關所有。當90年,因應都市計劃,周遭設計為所謂的商業區或文藝區。附近蓋了一棟XX美術館。假使原有的二十層樓大樓5-10樓層被XX美術館買下,也成為美術館的其中分館 ,那動線便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當使用者需要從A棟建築到B棟建築時,唯一途徑則是分別下到一樓再以點對點方式水平移動,再垂直移動,這樣的動線方式,則使便利性和關聯性大大降低)

問題一:
蔡同學提問 : 如果已預知手法去做一個預知的動作,那如果建築本身不增不減呢?
王同學回答 : 當他處於一個不需要改變的狀態,那這樣的形式則最能呼應當代需求。如果現在就判定他可能不增不減,那便制定了他的形式發展。也因為它的不確定性,和現在過去都市計劃發展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所以這樣的架構應該被存在。
問題二 :
蔡同學提問 : 當周遭建築都可以因應都市計劃而產生變動,那變動的必要性不就消失了?
王同學回答 : 如果都市發展呈現某種平衡狀態,不再改變或許這樣的變動性便不存在。就以變動的起因來說,主要是來自都市計劃,是相對於整個都市大區域。當一個建築被迫需要改變時,另一建築則也需要改變。變動實質是來自於個體,但動因來自都市,所以小個體間彼此的變動確實有存在的必要性。(例 : 因應都市計劃,A棟被迫成為商業特性建築,B棟原為住宅區,理所當然應該要變化,否則都市計劃則沒辦法有效被執行)

試圖以一個新的預知手法,創造一個未完成的都市架構,未完成的狀態,可因應每個時期需求,而產生最具彈性的變化,反應在空間量、空間性質、建築面向…等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