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記憶-黃彌堅

記憶 (之後上課會補照片)
小時候媽媽常帶我和哥哥回在南投的外婆家住。雞鴨寮前面常與哥哥和表哥們玩-把金龜子的腳,繞線綁在支撐廚房外緣屋頂的木頭柱子上,然後看牠兜圈子一直飛到累死的遊戲,還有祭拜祖先廳堂前面廣場的石頭堆,也是我們把衣服弄髒的遊樂場,每次玩一玩外婆都會端一種黑黑一粒一粒的飲料給我們喝,好像叫山粉圓(某種野生植物的種子),冰冰酸酸糊糊的很好喝(聽媽媽說很顧胃)。天黑了,就跟外公一起在挑高的大通鋪木板床上看布袋戲等吃飯,吃飯和煮飯跟邊看電視邊吃飯的房子跟地方都是分開的,雖然說都是同一種材料的泥土地板。最恐懼的時刻-睡覺和睡前廁所的時刻就快來了,因為都是黑黑的沒有光線,廁所在外面(雞鴨寮旁邊)名符其實的茅坑,常為了拗脾氣不去廁所被揍。
外婆過世後,房子跟著慢慢也荒廢了,我才幼稚園。都還記得外婆在池塘洗東西的畫面,可是所有的一切卻都不在了。或許是沒玩夠,才會長大一心想在都市中房子裡營造小時候種種畫面與情境吧,一種到哪都能感覺到溫暖、心愛、自在、開心、大自然、放鬆的感覺吧。

現實
現在,台北二樓的家,是屬於早期20年前五層樓以下集合住宅類型的公寓,前後都有一個既通風又真正採陽光極舒服的陽台。除了與家人共聚胡扯聊天的客廳與睡覺的豬窩外,最愛的就是陽台了吧,出了客廳的紗門就是半戶外的陽台,又是植栽又是微風的還有陽光,就算下雨,看得到摸得到也不會被淋到,躺在客廳發呆睡覺看電視,浪費人生不過如此。二樓的家,雖然沒有外婆家來的親近自然,不過相較於住在11.2樓以上住宅的人,低樓層的陽台應該舒適多了,至少沒有強大逼迫人氣流的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