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佬本土意識的掩蓋下,我們還有哪些本土?
當我們把中國傳統建築變成了台灣傳統建築,那些真的從中國來到台灣的人,卻住在用毫無傳統包袱的鐵皮與浪板所搭建的矮房子裡,唯一可以和”台灣傳統”搭的上邊的,或許是水泥包覆下的磚牆吧。
這些福佬多數,是如何看待外省人?
1. 二二八原罪,無論最後的答案是誰死的多,登陸掃蕩的那外省二十一軍,便把兇手之名,與整個中國給連結在一起了。
2. 台灣的少數族群,到了今天,外省人佔了14%的人口,客家人20%但加起來仍不及福佬人的一半,在本土化運動之中成了不能發聲的少數。
3. 特定政黨以福佬沙文主義進行民粹式的政治語言,以挑立族群差別,來爭取佔大部分之福佬選票,形成外來人口的”非台灣人”枷鎖。
或許要談的不只是外省人,台灣從明鄭開始大量移民後,便開始不斷的鬥爭,漳泉閩客,直到外省、本省人之分,下一步會不會來自中國與東南亞的”新娘移民”與其後代?在台灣不斷的劃分界線與領土範圍中,或許只有城市可以收納全部的衝突。
朱天心的古都一書中,場景在台北,一個所有族群匯集的都市(外來人口與客家人口總和相當於福佬人口),裡面所提到的記憶,有共同的如中華商場、淡水…等等的,而也有許多不屬於大多數人的如眷村生活…等,而我小時後的記憶也不在這,關於野台戲的那些;我想,台北這個城市,就像是個融爐吧?把所有的故事都融在一起,但是或許正因為這樣,這個城市總被當作是個沒有表情的城市。
當我從城市走到鄉間,像極兩個不同的國度。
鄉下的人總是喜歡辨別你的省籍,或者應該是說閔南人口比例高的地區。他們習慣用以下幾項方式來評斷:
1. 口音,這是最容易判斷的,以閩南話作為組織基礎的福佬人,習於透過說台語的口音與能力來判斷是不是同為本省人。
2. 姓氏,透過姓氏可以大略的判斷對方是否為外來移民(丁、尹…)
3. 區域,來自台北的人通常被視為外來移民的機會也較高。
我印象中的,似乎只要一座廟與廟埕,就能搭出一個閩南村落;又似乎只要一隻旗桿與小廣場,就能圍出一個眷村。但最後他們都瓦解了,在台北,一個一個的,都消失了;最後成群的,沒有包袱的建築一一的聳立,抖掉一身的記憶,成了別人心中的台北。
好像什麼記憶,都會在城市裡交疊。
那這樣的都市會是我們必然的選擇嗎,當我們活在沒有表情的城市裡,面對政治的喧囂以及過往的歷史,我想這城市,是否應該要做些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