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演化 機制 - 提問名詞解釋 - 王威翔

演化 Evolution ( 百度百科)

演化簡介
演化又稱
進化,指生物在不同世代之間具有差異的現象,以及解釋這些現象的各種理論。演化的主要機製是生物的可遺傳變異,以及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物種間的競爭。自然選擇的過程,會使物種的特徵被保留或是淘汰,甚至使新物種誕生或原有物種滅絕。現今生物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來自30多億年前左右形成的共同祖先,之後生物持續不斷的演化。直到今天,世界上現存估計大約有13,500,000個物種。

解釋演化的理論為演化論,雖然以用進廢退理論著名的拉馬克,是最早把演化建立為一門學問的生物學家之一。但是達爾文華萊士所提出的物競天擇與適者生存等理念,才是後來的生物學家接受的理論。在達爾文的《物種源起》一書中,天擇第一次被提出作為演化的機製。由於演化的理念與宗教信仰,尤其是人類起源的觀點有所衝突,因此導致從達爾文時代至今,持續不斷的宗教、社會與哲學層面的諸多爭議。

近年來出現整合生物學各分支學門,以研究生物演化的現代綜合理論。例如種系發生學(phylogeny),應用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DNA序列和蛋白質序列分析,和古生物學的化石比較等模式,研究物種演化史與物種之間的關係;以及以數學模式描述演化動力影響下,等位基因分佈和改變的群體遺傳學。此外演化還衍生出演化發育生物學、系統分類學與人類演化學等學門。現今生物學家所了解的演化過程,已經能夠總結成演化時間表。

演化概述
演化又稱進化,在生物學中是指族群裡的遺傳性狀在世代之間的變化。所謂性狀則是指基因的表現,這些基因在繁殖過程中,會經由複製而傳遞到子代。而基因的突變會使性狀改變,或者產生新的性狀,進而造成個體之間的遺傳變異。新性狀又會因為遷移或是物種之間的水準基因轉移,而隨著基因在族群中傳遞。當這些遺傳變異受到非隨機的自然選擇或隨機的遺傳漂變影響,而在族群中變得較為普遍或稀有時,就表示發生了演化。

自然選擇能使有利於
生存與繁殖的遺傳性狀變得更為普遍,並使有害的性狀變得更稀有。這是因為帶有較有利性狀的個體,能將相同的性狀轉移到更多的下一代。經過了許多世代之後,性狀產生了連續、微小且隨機的變化,自然選擇則挑出了最適合所處環境的變異,使適應得以發生。相對而言,遺傳漂變會使性狀在族群中的所占比例產生一些隨機的變化,來自一些使個體能夠成功繁殖的偶然原素。

物種是指一群可以互相進行
繁殖行為的個體。當一個物種分離成雜交受到阻礙的不同族群時,再加上突變、遺傳漂變,與不同環境對於不同性狀的青睞,會使變異逐代累積,進而產生新的物種。生物之間的相似性顯示所有已知物種皆是從共同祖先(或是祖先基因池)逐漸分化產生。

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演化理論,最早是由查理斯 . 達爾文與亞爾佛德 . 羅素 . 華萊士所提出,並且在達爾文出版於1959年的書籍《物種起源》中詳細闡述。1930年代,達爾文自然選擇與孟德爾遺傳合而為一,形成了現代綜合理論。連結了演化的“單位”(基因)與演化的“機製”(
自然選擇)。這種有力的解釋以及具預測性的理論成文了現代生物學的中心原則,使地球上的生命多樣性得以作統一的解釋。

名詞起源
英文中的“evolution”一詞,起源於拉丁文的“evolvere”,原本的意思是將一個卷在一起的東西打開,也可以指任何事物的生長、變化或發展。包括恆星的演變,化學的演變,文化的演變或者理念的演變。自從19世紀以後,演化通常用來指生物學上,不同世代之間外表特徵與基因頻率的改變。

達爾文並未對“evolution”下過
定義,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第一版中,也並未使用“evolution”這個字。當時達爾文是使用“經過改變的繼承”(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改變過程”(process of modification)或是“物種改變的原理”(doctrine of the modification of species)等。evolution這個字在當時生物學上的意義,指的是胚胎發育的過程,並且在當時的一般用語中具有“進步”的意含,而達爾文反對將“進步”之類的用語來描述生物改變的過程。他曾在《物種起源》第7章中說︰“(天擇)的最後結果,包括了生物體的進步(advance)及退步(retrogression)兩種現象”。而後來包括達爾文在內,之所以改用evolution來描述生物演化現象,是經由英國哲學家赫伯特 . 史賓賽在許多著作裡進行的名詞統一。

進化與演化
原本中文對“evolution”這個字有兩種翻譯。“進化”一詞是來自日語(日製漢語)。而嚴複則是最早反對使用“進化”的人之一,後人在《天演論》書尾的名詞表中寫到︰“evolution一詞,嚴氏譯為天演,近人撰述多以進化二字當之。赫胥黎於本書導言中實嘗有一節,立evolution之界說;謂為初指進化而言,繼則兼包退化之義。嚴氏於此節略而未譯,然其用天演兩字,固守赫氏之說也”。也就是說,嚴複主張以“天演”取代“進化”。

根據台灣
教育部所編輯的辭典,“進化”定義為生物由低級到進階、由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並將“退化”定義為進化的反義詞。而“演化”則定義為生物物種為了因應時空的嬗變,而在形態和與行為上與遠祖有所差異的現象。

目前中文對於如何翻譯“evolution”仍有爭議。支援使用“演化”的學人認為,演化在字面上的意義比較中性,能表達連續與隨機的意義;進化則帶有“進步”的含意。而且由於漢語中“進”與“退”是代表相反意義的兩個字,因此若使用進化,則在邏輯上不易將“退化”定義為進化的一種類型。對翻譯的爭論也表現了人們對
進化論理解的變化,過去“進化”多表示生物朝適應環境的方向演化,而當前多人為生物的演化是隨機的,並沒有進步退步之分。

機制 Mechanism ( 百度百科)

機制簡介
(1)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及其相互關係;
(2)機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3)機器製造的。
機製一詞最早源於希臘文。原指機器的構造和動作原理。生物學和醫學透過類比借用此詞。生物學和醫學在研究一種生物的功能(例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縮)時,常說分析它的機製。機製這個概念用以表示有機體內發生生理或病理變化時,各器官之間相互聯繫、作用和調節的模式。人們後來將機製一詞引入經濟學的研究,用經濟機製一詞來表示一定經濟肌體內各構成要素之間相互聯繫和作用的關係及其功能。
  
很長時間以來,“機製”一詞越來越時髦,各種體制改革研討會上,專家放言,必稱機製,報章雜誌乃至紅頭檔案上,也頻頻出現這個熟悉的字眼。到底什麼是機製呢?查閱任何一本漢語詞典,大體上都能找到這樣的註解:機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和相互關係;某些自然現象的物理、化學規律;一個工作系統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模式;等等.這些解釋,聽起來似乎有些拗口,也不大容易記住,但畢竟是威權的,準確的。


機制的解析
機製是以什麼為載體的呢?或者說是透過什麼形式建立,依靠什麼實現的呢?
機製的建立,一靠體制,二靠制度。這裡所謂的體制,主要指的是組織職能和崗位責權的調整與配置;所謂制度,廣義上講包括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以及任何組織內部的規章制度。也可以說,透過與之相應的體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變革),機製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體現。

可以透過改革體制和制度,達到轉換機製的目的;也就是說,透過建立適當的體制和制度,可以形成相應的機製。例如: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是兩種不同的體制;在兩種經濟體制之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經濟營運機製。現行社會保障體制與計畫經濟條件下的企業職工退休制度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體系,現行體制對企業營運機製的推進是舊體制難以望其項背的。

從微視架構來看,企業的股份製改造確立了一種新的所有製體制,也形成了一種新的高層組織架構──以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班子構成的組織體制,在企業營運機製的轉換與完善方面,其所發揮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在機製的形成上,制度的作用更加直觀;用人制度和分發制度改革在內部競爭、激勵機製的建立過程中首當其沖;監察、[[審計制度在監督、約束機製完善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機製的構建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項體制和制度的改革與完善不是孤立的,也不能簡單地以“1+1=2”來解決,不同層次、不同側面必須互相呼應、相互補充,這樣整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還要特別重視人的原素,體制再合理,制度再健全,執行的人不行,機製還是到不了位。而且體制與制度不能完全分離,而應相互交融。制度可以規範體制的營運,體制可以保證制度落實。


機制的作用
任何一個系統中,機製都起著基礎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狀態下,有了良好的機製,甚至可以使一個社會系統接近於一個自適應系統──在外部條件發生不確定變化時,能自動地迅速作出回應,調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實現優化目標。正常的生物機體(如人體)就具有這種機製和能力。

顯然,公司作為複雜的社會系統中的一個組織,我們不可能構建出一種機製,使它完全成為一個不需要管理者干預的自適應系統,但在設計企業的營運模式時,應該把機製的構建作為重點來把握,這有助於企業提升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措施的針對性和適用性,降低管理成本,減少隨意性和個案處理的幾率,從“人治”走向“法治”,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資料來源 : 百度百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