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關於出版(Tsai-2)

這邊提供一個我認為相當特別的案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作品集

特殊的翻頁方式,可以作為圖片與文字分離的參考。此外,雙邊翻頁對於不同類型的設計也有很好的分類效果。


本次展覽的內容其中包含了許多不同的階段,這可以作為書頁的設計參考。


內頁,可上下個別翻閱。
左右對翻的設計。
書本翻頁方式(俯視)
封面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關於出版(Tsai-1)

各位同學,考量展覽宣告暫時取消之憾,在預定必需持續進行的刊物出版部份,想利用空下的這段時間進行刊物想法的整理與討論,藉此,期望可以延續展覽的精神寄於刊物,並在不影響正常出版行程的前提下,嘗試由我們自立進行出版前的事宜。而目前由我進行大家意見的統整以及進度的掌握,並排定於星期二(8/25)將與學長進行第一次的討論

以下為第一次討論之預定內容:

1.同學們所提出的方案討論。

2.出版內容討論。(如圖面內容、敘述方式等)

3.時間表之擬定

因此,在緊迫的時間內請各位同學善用時間,於星期六日之間利用電子郵件提出對於刊物出版的想法與提案,並視進度於星期一(8/24)進行初步的討論,此外如有特別的案例等,也可透過電子郵件發送通知並放置於六人行網站供同學參考與討論。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下代基因建築-行銷 建築 -角色-林 詩翔

*1987年時獲得中原大學建築學士學位,此時劉先生有的資本為:
---內涵的文化資本-外語能力與建築專業知識的運用
具體的文化資本-建築設計作品集
制度的文化資本-建築學士學位證明
---社會資本-中原大學求學時所建立的人脈
---這個階段,主要獲得資本為建築知識與求學時期人脈.為下個階段(出國)做投資.

*1990/12時,劉先生獲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建築碩士, 此時劉先生有的資本為:
---內涵的文化資本-更為專業的建築知識與電腦科技技術(根據”元璽國際教育諮詢”ASU因能夠提供學生最高階的電腦科技而引以為傲)
具體的文化資本-論文發表
制度的文化資本-碩士學位證明
---社會資本-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脈
---這個階段,主要主要獲得資本為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脈,使劉先生有機會在國外事務所工作(Anderson, De Bartolo, Pan,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曾有建築案,但找不到是否於此學校任教,也許為劉在事務所工作之先機.)
碩士學位證明,可以幫助劉先生有考博士的資格.

*1991/07時, 劉先生在Anderson, De Bartolo, Pan 事務所工作,此時劉先生所建立的資本為:
---內涵的文化資本-“國外”建築實務的經驗.
---社會資本-Anderson, De Bartolo, Pan 事務所工作時的人脈.
---這個階段投資在實務經驗與社會資本上,但為期半年並非重點.推測這段期間在準備博士學升事物.

*1992/01-1994/01 劉先生在這兩年期間獲得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此階段劉先生所累積資本為:
---內涵的文化資本-建築設計知識
具體的文化資本-博士論文與其他理論的發表,於期刊或雜誌.
制度的文化資本-博士學位證明
---社會資本-哈佛大學人脈
---此時劉先生因博士學位具教授資格,與國內流行的”崇洋”身分.

1997/08-2001/10 劉先生任教於國立交通大學, 此時劉先生所建立的資本為:
---內涵的文化資本-創辦研究室經驗/教學經驗等…
具體的文化資本-理論的發表/論文的發表/”數位建築的浮現”著作/競圖案參予
制度的文化資本-交通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所長/交通大學 虛擬設計研究
中心 主任創辦教授/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 副院長/交通
大學建築研究所 所長 (創所教授)
---社會資本-以交通大學研究所所長之身分所建立的人脈(也許因此身分出席座談會,公家機關等會議)
---此時劉先生因制度資本,得到參與新竹社區總體營造與都市規劃等活動參與,並與新竹政府部門合作,也在這段期間參與許多媒體專訪(推測這段期間曾建立在媒體領域的社會資本),並藉此(媒體:書籍,刊物,廣播,新聞與電視專訪等…)推廣與科技結合的環境生活(2000,數位建築與數位城市建構,公共電視. 2000,環境與科技結合—交大竹北校區的規劃理念,中廣新聞網:新聞話題)將數位建築與劉先生同時宣傳.在這段期間於交大研究所方面邀請了peter eisenman(康乃爾大學校友)對談講座,主題為數位建築(此時劉先生,將此次座談與peter eisenman編入”數位建築的浮現”, peter eisenman與劉先生共列編者),在此階段劉先生投資交大創辦研究所與新竹市政府(社區規劃),就此獲得在新竹當地(政府等…)與媒體(宣傳工具)等…社會資本.

1999-2006/12-在這段期間,劉先生密及參與基金會與講座活動,此時劉先生建立的資本為:
---內涵的文化資本-“數位建築”之專業/建築專業知識(經媒體宣傳)
具體的文化資本-著作了有關於”數位建築”,與建築書籍
制度的文化資本- 2001/09―2002/01 明道管理學院數位設計系 兼任教授
(創系教授) 2001/10―2002/01 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 代院長
---社會資本-1999―2001 新竹市政府 首席市政顧問 1999-2002 2020文教基金會 董事長 1999/07―2000/07 宏碁基金會 顧問 (宏碁數位藝術中
心 創立計畫主持人) 2000― 遠東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 召集人
2002―2004 亞洲電腦輔助建築設計學會(CAADRIA) 理
事長
2002/04―2006/12 工研院光電研究所 創意顧問
2003―2005 嘉義市政府 市政顧問 2003/02― 兆曜世際股份有限公司 榮譽董事長
---此時劉先生,所投資的心力與1997/08-2001/10不同,方向開始轉向於座談會與
活動(如某某數位活動召集人).這些並非制度的文化資本,因為”它”(頭銜)是餵
了串連及巨集活動與不同單位,此時劉先生多為建立社會資本.
當這些社會資本的”頭銜”達到一定數量與方向(專屬的特性,如:建築的或數位
的)時,劉先生就成為代言品牌.

劉先生投注資本的方式簡述:
先投資於內涵的文化資本(語言,專業知識).在利用內涵的文化資本轉化為制度的文化資本(學歷證明或{頭銜”比較偏向於社會資本”})與具體的文化資本(書籍{將自己跟數位建築與peter eisenman}與作品).再將制度的文化資本與具體的文化資本投資於建立社會資本.此時因社會資本的建立,劉先生商品市場也被建構出.劉先生就是飲料的包裝而裡頭裝的是大眾所認定資本.也許有相同內容物商品,但因流行或安全(已被定位,比起其他商品,不需再花時間去認識,或從新定位),所以被消費者認定.


-----------------------------------------------------------------------------------------------------

*1981-1986 龔書章先生畢業於東海建築系,此時獲得資本:
---內涵的文化資本-建築知識/大學程度知識(英語等…)
具體的文化資本-設計作品集/參與過的競圖
制度的文化資本-東海大學建築學士學歷證明
---社會資本-東海大學所建立的人脈(老師與學生)
---這各時期,龔先生所累積的資本能幫助他俱資格出國深造
而86-90這段期間推測為當兵與準備出國攻讀碩士.

*1990-1993 龔先生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 此時獲得資本:
---內涵的文化資本-建築歷史與理論(龔先生,在這段時間專攻的方向)
具體的文化資本-發表過的論文/競圖案
制度的文化資本-哈佛大學建築碩士/設計碩士 學位證明
---社會資本-哈佛大學時期所建立的人際關係(教授與同學)
---此時這些資本,提供龔先生,回台就業機會.

*1993-1996 龔先生就業大硯建築師(創始人\設計總監 蘇喻哲)事務所,此時資本為:
---內涵的文化資本-建築實務機會/帶領建築團隊經驗/跨文化與跨國際的設計觀點(大硯所擅長與提供)/建築師專業知識
具體的文化資本-設計案與作品
制度的文化資本-設計經理/建築師
---社會資本-大硯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經理.
台灣省.高雄市.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登記建築師.
---此時這些資本,提供龔先生對於建築實務的經驗./事物所營運經驗/跨文化的觀
點(推測影響龔先生主持原相事務所的走向).
而加入各地建築師公會,擴大了龔先生未來創立事務所的實踐範圍.

*1996 龔書章先生與吳建森建築師主辦原相建築師事務所,這段期間所累積的資本為:
---內涵的文化資本-建築師專業知識
具體的文化資本-設計的作品/參與的競圖案
制度的文化資本-建築師執照
---社會資本- 同*1993-1996,但龔先生目前需要將自己事務所推銷出去的管道,所以之後有段時間投身於雜誌界擔任編輯.

*1997-2002 龔先生在這段期間於建築雜誌領域工作,這段時間龔先生所建立的資本為:
---內涵的文化資本-台灣建築雜誌編輯經驗/台灣建築生態的了解(在這段期間接
觸許多案例)
具體的文化資本-雜誌/文章發表 (例如: 空間展演的多重面向(刊登於建築師雜誌)/競圖案(沐蘭日式料理,台北電影節天幕電影院展場與高雄縣鳳山中崙國中等…,)
制度的文化資本-雜誌的”編輯委員”
---社會資本-”建築”,”台灣建築”,”室內”等雜誌編輯委員/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競
圖作品展/2002年北京清華大學台灣青年建築師研討會代表
/2002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代表建築師參選入圍
---在這段期間,龔先生投資於台灣雜誌並於雜誌發表作品(文章),建立出宣傳個人的管道.在雜誌社工作的期間,龔先生也參與國內競圖案(大多偏向展場,聚歷史或文化意義廣場之性質的案子,與龔先生工作時期與求學時所培育地文化資本有關)
而雜誌更成為宣傳個人作品的最佳管道,龔先生也代表台灣建築師參加威尼斯雙聯展與北京建築研討會.

2003-2007 龔先生在這段期間主要參與競圖案與事務所設計案,而參與案子多為商業性質(上閤屋日本料理台中衣蝶旗艦店,等…),但這些案子與身份大多為”台灣在地的建築師”為主.

龔先生投注資本的方式簡述:
先投資內涵文化資本(建築專業知識,建築歷史與理論,跨文化等…以求學時期跟工作前期為主),在轉變為較具體的文化資本(學歷,工作經歷,建築師執照等…),在投資於社會資本(雜誌管道),再這個過程生產具體的文化資本(作品,進圖案,文章等…)在利用雜誌管道創造社會資本(發表作品宣傳作品).

東大路分析-吳柏君



















黃彌堅-窗台2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有趣的表皮........ 機制動力分析........陳建榮

研究探討:
熱傳導及溫度的分部,影響了建築表皮受熱源的大小以及內部受熱而產生的溫度變化,並針對傳導的途徑研究了解建築材料導熱係數變化中所以引起熱源的分布以及熱傳遞率,便於表皮呼吸機制的設計參考來源.我們可以在熱傳導過程中,截取部分的熱源作為機制動力的產生(熱阻抗),阻抗的定義為驅動勢能(defining resistance)藉由溫度梯的變化,因這溫度的變化主要是受到熱阻抗的影響.

熱傳導的方式:
熱傳導的方式主要是在建築表皮接觸到流動的熱源,因材料而異受熱的程度大小也跟著不同. 而表皮的質感變化也會改變受熱程度大小,例如:凹凸不平的表皮,因形狀而產生不同的空隙,空隙的大小似乎也可以做為阻絕熱源方法.就形態而言,表皮的受熱,主要是因為表面積所接觸的熱源大小而定,越光滑面受熱面越大,相對的越粗躁受熱面就越小,


因此,就以外在形狀的因子,所造成溫度變化的改變,進行分析研究,了解到表皮接觸熱源點的大小其實就表皮所受熱的大小,因此得到多少的熱量就會產生多少的熱傳遞,並可了解及計算出可截取多少的熱源作為整個表皮機制的動能.


熱源經由形狀的改變產生遞減的溫度變化,相反也產生自己需要的機制動力來源,因此就已受熱源的面積計算來取的動力的大小及氣孔開口變化的距離.


"力"探討:

力是一種推力及拉力,是一種物體產生運動或是改變物體運動方向的狀態所生成的力,力不會自然而生,它會是因本質內部的改變而產生的能量轉換也可以稱之為"功".(W=FXD,功=距離x力量)功的計算式中,距離與力量是成正比,力量越大,功的取的就越大.
因此我們可以將"功"定為熱源,相對的力量就是熱源所產生的動力,而距離就可以被計算出來.


熱源網與內部原子關係探討:

熱源點就是一個原子單元,因為在自然界所有物質都是有原子所組成,而原子排序是隨機,他們之間存在一點距離,一但受到外在壓力使原子排序緊密,相反的則就是疏遠.在能量不減定律中,內部的質量及時在不同空間及溫度的變化,本身質量就不會減少.

水的成份來分析:

就以水中氫氣的濃度,來影響改變分子的變化,氫與氧在水中的結合,藉由溫度變化去影響原子之間的拉力,進而改變排序去影響機制變化.


關鍵字:(維基百科)


溫度
溫度是表徵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微觀上來講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溫度只能通過物體隨溫度變化的某些特性來間接測量,而用來量度物體溫度數值的標尺叫溫標。它規定了溫度的讀數起點(零點)和測量溫度的基本單位。溫度沒有高極點,只有理論低極點「絕對零度」。「絕對零度」是無法通過有限步驟達到的。溫度是物體內分子間平均動能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直接受日射所影響:日射越多,氣溫越高。



族群都市 VI---蔡長恩

族群都市指標(外省+5/-5本省):

1.宗教場所指標
該指標包含都市中宗教場所的座落位置以及祭祀的神明類別,為用以判斷是否為本省社區的主要依據。
1-1廟宇擁有廟埕。 -3
擁有廟埕之廟宇多具備相當歷史,而較大的廟埕則代表廟宇財力與歷史,因此多在本省社區中出現;廟埕主要供信徒進行廟會活動之用,並於平日成為社區的聚會場所。
1-2廟宇擁有獨立基地。 -3
非置於大樓內之廟宇,在台北市開發地區,獨立基地之廟宇多存於早期開發之社區(本省族群)。
1-3廟宇位於社區中心。 -5
廟宇位於社區發展的中心位置,多為社區的集會中心。
1-4宗教牌樓(佛道教)。 -3
1-5宗教燈籠(佛道教)。 -5

在佛道教固定祭祀慶典時,會由社區外圍佈置燈籠至社區中心之廟宇,多在本省社區。
1-6媽祖祭祀。 -5
本省族群來台時所帶來之信仰,多存於本省社區。


2.公共設施指標
藉由公共設施的分布及類型判斷社區屬性。

2-1街道式攤販市集 -5
街道式市集以本省族群居多,販賣商品以蔬果菜及魚肉類為主。
2-2公有市場 +3
公有市場多鄰近設立於新興社區(外省族群居多),販賣商品除蔬果魚肉之外,偶有南北雜貨及較具中國各地方特色之商品。
2-3社區活動中心 +3
由外省社區中山室轉變而成,為外省社區之特色公共空間。
2-4守望相助亭 +3
台北市較為老舊之社區如設有守望相助亭,則多以外省社區為主。
2-5社區委員會(老舊社區) +2
眷村改建之新興社區仍保留眷村組織力,在早期即具有相當之社區意識,為社區委員會之濫觴。

3.公共空間指標
透過公共空間形式及利用方式來作為判斷社區的指標。
3-1各棟建築聯通走道 +2
多存於眷村與眷村改建之住宅,為建築一、二樓部分建築挑空可供人(車)行,或是藉由人行通道串聯各個住宅之通道形式。
3-2中央集會廣場 +5

4.建築外觀指標
透過建築外觀形式進行評斷,而在較為老舊的社區中可以提供較為準確的判斷。
4-1紀念性外牆 -5
具有拱、柱飾等具紀念性外牆
4-2混凝土增建外牆 +3
眷村增建形式之一,於改建後之住宅增建中仍可以見到,多以外省社區為主。
4-3騎樓 -3
由本省傳統建築亭仔腳轉變而成,為本省族群社區一大特色,通常在較老舊之本省社區,騎樓亦成為營業場所的延伸。
4-4山牆 -5

5.環境氛圍指標
以社區店家以及裝飾物等做為社區評斷之標準。
5-1社區入口處國旗設置 +5
延續外省族群對國家之認同度,位於社區的入口以及辦公處所都可以見到國旗的設置。
5-2貿易行(批發商) -5
5-3食品、布料行 -3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說怎樣的故事之三 - 王威翔

書名:THE LANCASTER/HANOVER MASQUE
作者:John Hejduk
整本建築劇本分為三個部分:
1. Object 對象 _ a: Structure架構(真實描述→地點、場景)
2. Subject 主題 _ a: The Accused被告,被控告的(故事性,加入想像看法→對象)
3. original manuscript 手稿圖面(縱合1.2項,以圖面和建築空間方式呈現)

Object/對象_索引1.Summer Visito’s Place/ 避暑的地點2. Bargeman’s Places/Bargeman的地方 3.Hotel/飯店4.Tower Hill高起的山丘/5.Retired General’s Place/ Retired General的廣場﹍﹍﹍
Subject 主題_索引1.The Summer Visitor/避暑遊客2. The Bargeman/Bargeman3. The Transients/短暫居住者;過往旅客4. The Sentinels/步哨;哨兵5. The Retired General/退休將軍﹍﹍﹍
對照比較:
索引1. 避暑的地點/避暑遊客
索引2. Bargeman的地方/Bargeman
索引3. 飯店/短暫居住者;過往旅客
索引4. 高起的山丘/步哨;哨兵
索引5. Retired General的廣場/退休將軍
對照字符.圖樣(對於各種建築或空間)











索引61.
1.Object:Prison House(監獄眾議院)-監獄之家
Structure:Wood frame,wood surfaces,copper roof and glass skylight. A cube contained within a cube. A wood stair in the interior cube connects with the Cross-Over Bridge. The bridge connects the prison House with the Court House. The Accused can crossover. The internal cube contains a chair,a desk and a bed. All food is fresh (not to be cooked). There is a small wood stair which connects the inner cube with an element which is suspended on the facade facing the exterior voided court. The element has an eye-level slit across its surface 2in high and 4ft long. The inhabitant of the cube can look out from the slit to the voided court. The inhabitant can see the Church House and the Death House, but never the exterior of the Court House. The Accused can also see the walls of suspended chairs and the extended planks. The floor of the Prison House is made of earth.
中譯:木框架、木表面、銅屋頂和玻璃天窗。一個立方體內包含的立方體。立方體內部有個木臺階用來連接天橋橋梁。橋梁用來連接法院和牢房。立方體內部包含一把椅子、一張書桌和一張床。 所有食物都是新鮮的(不被烹調)。小木台階連接於內部的立方體,並且懸掛在門與門中的一條窄縫。門的對面則為廢棄法院。窄縫的表面範圍大概為2英吋長高則為4英呎長。當地的居民能從裂縫看到廢棄的法院。 居民也能看到教會安置和死囚刑前的住房,但從未見過法院的外貌。被告的人則能看的道懸掛的椅子和延長的板條牆壁。牢房的地板由泥土所構成。
2.Subject:The Accused(被告人)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Farm Community to know that there is always an Accused inhabiting the Prison house. Each Farm Community member is allotted a number. When it becomes necessary to replenish the empty Prison House the vertical Wheel of Chance is uncovered and spun by the Carpenter. A number comes up and the holder of that number is places in the interior cube. The wheel is then re-covered with a new cloth made of iris fibers. The old cloth is placed in the Voided Court.
中譯:居住在農業社會和農場裡必須知道,在這樣的社會總是需要關犯人的監獄。 這個社會的每個成員都有機會被分配到這樣的工作。當監獄變的空曠沒人居住,責被分配到的人則須進入堅獄。所有人都不可能因為身分而避免掉這樣的責任。這包括木工。這些事都發生在這個立方體內。輪子被新的纖維衣服所遮住,舊的衣服則被放置在廢棄的法院裡。
3. original manuscript 手稿圖面











不同的元素被放入一個構圖中 (索引49.50.61)













John Hejduk如何說故事?利用各種觀察(空間和使用者),加入個人感觀或想像故事,以圖面呈現建築和空間。
想說怎樣的故事?
→ 重新檢視過去提問和關心問題→建築和空間隨著時間不斷被拆、建→個人(應該是彈性變化)
題材來源?
題材:建築物外貌和內部空間所有變化手法、形式、機具﹍﹍﹍
→ 拆建、改建、重建、增建、違建(所有形式可能)、三合院、公寓、大樓、住商混合、吊車、挖土機、垂直電梯﹍﹍﹍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迴路-吳柏君

出走
記得還未滿四歲以前,我生活在一個封閉的小村莊裡頭,對外只有一條開放道路,日常生活的供需都得靠這條道路,道路的出口處有座土地公廟,廟的後方有條小徑,那是條產業道路,到了傍晚,道路兩旁農田裡的狗會不時的發出咆哮聲,也許是肚子餓了吧,映之像中,媽媽常叮嚀我不要往那裡跑,會說那裡沒什麼好玩的,其實道路盡頭是個大型的墓園,只有每年清明節掃墓時才會來到這裡,當時的我對於這個近在咫尺,卻一年只能來一次的地方感到了些許的好奇,也許是不懂事,加上對於死亡並沒有太大的概念,所以對於此地充滿了無限的幻想。家人為了不讓我們這群活潑亂跳的孩童靠近此地,所以編了不少穿鑿附會的故事,這些故事現在想起來對於孩童似乎也不是那麼的適合,但也達到了嚇阻的功用,無形之中也要造成心理的影響,五歲以後我離開了的故鄉,來到較繁榮的小鎮上生活,鎮上商業發達,過著跟在鄉下時截然不同的生活,那個近在咫尺的地方 ,似乎離我越來越遠

東海花園
不管他以什麼樣的名稱或是什麼樣的形式出現,都無法掩蓋他是個公墓的事實,
也許是經過的時候氣溫較低,也有可能是風比較大,但路旁的急診室入口與商葬用品店,已經毫不遮掩的告訴了我一些事實,走在暸無生氣路上,發現不只是我,大部分的人都在迴避,連掛在樹上的衣服,也顯的淒涼,坡上茂密的蘆葦就顯的有生氣多了,多到似乎在歌頌什麼似的,多到似乎隱藏了什麼,也難怪有些人不喜歡蘆葦。一旁的東大路是條無法迴轉的雙向道路,因為中間有將道路分隔兩半的短柱樁,這樣的道路總是讓人感到有些懊惱,的確有些事情是不太能讓你隨心所欲的。

精神病院
花園的對面是精神病院,這樣的關聯方式實在是讓人有些不毛而慄,病院的外觀沒有什麼異樣,只是建築物的門窗就像失了魂的雙眼,顯的有些空洞,至於裡面住著什麼樣的人,就不得知了,唯一的線索是精神病院的位置就項墓場或是監獄一樣,總是位在都市的邊境上,無疑的被邊緣化,有人說過裡面的人其實比外面的人還要正常,也許是沒辦法忍受制度,或是無法被社會接納,才會落到如此下場,其實每個人都在對抗所謂的制度,通時又能在制度裡遊走,比較有勇氣的人就能走在邊界線上,我想裡頭的人也許是不小心從線上摔了下來的人。

回歸
往上走又是墓場,凌亂的墓場,隱約的藏在雜草堆裡,似乎是被人遺忘似的,附近只有土地公廟與電線桿,走在道路中央,視線都不得不回避依下,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合我一樣,可以確定的是,童年那近在咫尺的墓園,彷彿又出現在眼前

窗台-黃彌堅



有趣的表皮........ 機制分析模型........陳建榮

設計概念:
主要是針對細胞氣孔機制的運作,做以下幾種分析模型:


1、外在熱漲冷縮的原理,影響內部氣孔細胞(分子)變化及秩序的排列,間接去影響氣孔的開閉.

當外在處於冷水狀態時,流體的水線貼附於氣孔的表皮,空間上下左右收縮,導致內部分子於氣孔上下區域聚集導致氣孔變小.



積制動作模型說明:

力量主要是從左右兩邊方向擠壓,而形成氣孔變小


當外在處於熱水狀態時,流體的水線貼附於氣孔的表皮,空間上下左右擴張,導致內部分子於氣孔上下區域分散導致氣孔拉身變大.

機制動作模型說明:
力量主要是從左右兩邊方向拉伸,上下空間壓縮而形成氣孔變大

模型機製呈現

2、植物的播種主要是由果實內部的種子成熟後,因內部空間不足體積變大,導致壓力的變化使果實自然繃開外露,最後在藉著外在的媒介做主要的傳播途徑.






因此細胞內部的壓力變化似乎也會導致氣孔的開閉機制改變


說怎樣的故事之二 - 王威翔

故事造成效果-認知相同卻不同認識
發生對象→不同文化背景(某種地域性)或不同年代(不同物理架構)

創造時間、空間序列錯置(物件、建築)
詹宏志: “上世紀80年代初,台灣的報社裡面還有一種部門,比較難聽的叫‘匪情資料室’。”他很客氣地字斟句酌,“其實就是中國大陸資料室,特許成立,嚴格管制。裡面是什麼?是香港的報紙,從香港的報紙看大陸的消息。-時代下產物

主角設定:1.具有建築背景之建築系畢業生﹡2 2.來台工作之外籍人士(大陸或日本) 3. 具有建築背景之外籍人士(歐美)
故事架構:
(一)主角介紹(對於建築認知,來自於房地產或爺奶)-性格暗述
(二)a.建築系求學間((對於建築認知,來自建築旅行或書籍上或師長告知)-外在影響+產生自我判斷 b.研究所間,和同儕相處-臺灣不同地區、不同年代(認知差異)
(三)主角2來台趣事和相識過程(文化差異所造成)-性格暗述
(四)主角3認識過程
(五)……..
資料收集:
1.不同時代背景下所造成差異(產物)-雜貨店━7-11
2.因應當下所產生行業或空間
a.美國經濟繁榮-陪吃飯、湊人數行業
b.印度交通不便、飲食不同-送便當人員(幾十公里外)
3.具有特色歷史建築-時代變遷下依然存在
4.政治上重要地位(地點)-時代變遷下,不斷改變(政治因素、統治者)
5.推理小說架構-七八十年前的老作家們早已立下規矩,英國作家隆納德.諾克斯(Ronald A. Knox)效法摩西頒布「十誡」,寫下「推理十誡」(Ten Commandments of Detection)規範書寫原則:
01.凶手必須在故事前半段登場,但要防止讀者完全得知他的思考行動。
02.故事中不可存有超自然力量
03.不許有密室、密道。
04.故事中不應出現不存在的毒藥,以及太複雜需長篇大論解說的犯案工具。
05.有色人種中不可有中國人。(因為中國人被視為具有超能力!)
06.絕不可透過意外和直覺破案。
07.偵探不能犯罪。
08.偵探不應把焦點集中在與無關案情的線索上,避免誤導讀者。
09.偵探身旁的忠心朋友,思維應該坦白;智商最好在一般人之下。
10.除非先寫出有雙胞胎,否則凶手不可以是雙胞胎。
以上「推理十誡」純屬歷史產物僅供參考(有太多誡律早已被打破而且還成為不朽經典之作)。幾年後,大西洋對岸的美國作家范達因(S. S. Van Dine)就更猛了,一口氣擴增一倍,洋洋灑灑寫成「推理小說二十則」:
01.解謎之際,讀者務必擁有與偵探平等的機會。所有的線索得記述清楚。
02.除了凶犯對偵探必然玩弄的犯罪技巧之外,作者不得刻意以欺騙或是詭計去愚弄讀者。
03.故事情節當中不宜添加戀愛性的趣味,以免不合理的情緒擾亂純屬知性的實驗。當前的課題是將凶犯推上正義的法庭,而不是把為愛情煩惱的一對男女引上婚姻的祭壇。
04.不宜把偵探本身,乃至搜查當局的一員變成凶犯,那就等同於拿燦亮的一分銅幣誑稱五元金幣去欺騙別人。
05.務必以邏輯化的推理決定凶犯誰屬。不能假藉偶然、巧合、乃至無動機的自白來決定。因為假藉巧合種種的破案法,相等於故意驅使讀者去作無謂的瞎摸,俟其失敗之後再告以「你費盡周章搜尋的東西,其實一開始就在本人囊中」。此類作者的態度與惡作劇同樣惡劣。
06.
推理小說裡必然出現偵探。偵探者不偵探案情就不能稱之為偵探。其任務乃是搜集一切線索,根據此線索一路抽絲剝繭,末了追查出於書中第一章犯下惡行的人物。一名偵探如未能分析這些線索達成結論,那就與查看算術課本卷尾始知解答的小學生一般,不能算作解決了問題。
07.推理小說絕對需要屍體。而這屍體疑點越多越妙。缺乏凶殺的小犯罪是單薄而不夠充分的,為一樁凶殺之外的犯罪佔去三百頁未免太過誇張。總之,你必須回饋讀者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美國人本質上頗富於人性,因此,殘暴的凶殺足以激起其報復心和恐懼心。他們都希望將加害者繩之以法。「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發生了令人髮指的凶殺案」(如王子復仇記),即便比誰都溫厚的讀者都會以滿腔的正當熱忱去從事追蹤。
08.破案務必採取嚴密而又自然的方法。於推理小說,求神問卜、讀心術、降頭術、水晶球之類屬乎禁忌。在根據合理的推理作智能競賽的時候,讀者有的是機會,但若要與實異世界競爭、不能不在形而上的四次元世界四處搜尋,可以說已經輸在出發點上了。
09.偵探──亦即推理的主角只能有一個,誠如古希臘戰劇中的解圍之神Deus ex machina是獨一無二的那樣。為解決一個問題搬來三、四個偵探、甚至整個偵探集團的腦袋,足以分散興趣,不僅會斬斷邏輯直接的脈絡,也會不當的剝奪有心和自己與偵探的頭腦從事智能作戰的讀者的權利。偵探如超過一人,讀者就要分不清誰是他的推理競爭對手了。這等同於讓讀者去和一組接力賽跑選手賽跑。
10.凶犯應是在整個故事裡扮演過或重或輕角色的人物,換言之,務必是讀者所熟悉、所關心的人物才行。於最後一章歸罪於全書中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這種作者等於自曝了缺乏與讀者作智能競賽的能力。
11.作者不宜挑選僕傭──如管家、馬伕、下人、管理員、廚師──作罪犯。那等於把高尚的問題論點加以敷衍搪塞、是太過輕易的解決方式。如此將使讀者感覺不滿與浪費時間。凶犯務必是個相當重要的角色。整個罪案若只是僕傭之流低層次的所作所為,作者大可不必以書本的形式為之留下記錄。
12.即使連續殺人發生再多的命案,凶犯也只能有一個。凶犯當然可以擁有無足輕重的助手乃至共犯,唯務必由一個人獨自挑起全部的責任,作者應使讀者把全副情恨集中於單一的、具備邪惡性格的人物身上。
13.不宜把秘密組織、黑手黨等等搬進推理小說之中,否則作者等於撈過界跨入冒險小說和間諜傳奇的範疇;這種一概而論的有罪性足以使一樁天衣無縫而又魅力十足的命案遭受到無可補救的污毒。固然推理小說中的殺人凶犯應該擁有正正當當的機會(例如到處都有避風港,或者加以集團性的保護),但允許其逃避到秘密組織裡可又太過頭了。相信任何一個擁有自尊心的一流凶犯,與警方單挑的時候,必都不願意佔這種優勢。
14.殺人的方法和偵查手法務必合理而科學化。換言之,偵探小說裡不容採用似是而非的假科學和純屬空想的投機手法。好比利用某種新發現的元素(如超鐳)來殺人,以推理小說而言,算不得是正統的手法。又,讓被害人服用只存在於作者想像中的某種未知的毒藥,亦在禁忌之列。從毒藥學方面來說,推理小說作者不得逾越藥典範圍。作者一旦天馬行空的翱翔於朱爾維奴式的空想世界、漫無禁忌的跳躍於海闊天空的冒險領域,則已逸出推理小說的範疇。
15.問題的真相務必始終一貫,而且明白──唯讀者必須具備能夠洞察的銳眼。也就是說,一旦真相大白,讀者重讀一遍該作品的時候,那解答於某種意義而言,自始至終於眼前凝視讀者──事實上所有的線索都指向凶犯──讀者如與偵探同樣聰明,不必等到最後一章,始能領悟到自己已經解開了整個案件的謎。聰明的讀者屢屢如此這般的解答破案是無庸贅言的。於推理小說,我基本的理論之一是推理故事只要結構公正而正統,則絕對防止不了所有的讀者破案。你無能避免經有相當數目的讀者與作者同樣的精明能幹。作者如能就罪案與線索的敘述和提出方式上,展現適度的運動精神和誠實,則具備洞察力的這些讀者必能運用分析、消除法、以及邏輯,與偵探同時指出凶犯來。此即遊戲的妙趣所在。這也說明了那些將大眾小說嗤之以鼻的讀者,何以能夠不臉紅的來看推理小說。
16.推理小說不宜過於重視長篇大論的說明章節、關乎橫生枝節的文學性饒舌、極其精緻的性格分析、與「氣氛」的營造。於罪案的記錄與推理上,這些事所佔地位並不重要;它們將抑止情節的進行,導入不合乎主要目的的問題。推理小說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出問題、並加以分析、成功的導向結論。當然,為了故事真實生動,適度的說明與性格描寫在所必需,一個推理小說作者如能將其文學方面的才能發揮至創造出逼真的現實感,並引起讀者對出場人物與問題的興趣和共鳴,則記錄一樁罪案所必要的正當而適切的「純文學」技法應數足矣。推理小說乃冷靜而莊嚴的工作,讀者所以執而讀之,並非被文學性的修飾、文體、美麗的寫景、或者字裡行間流露的情趣所吸引,而是出乎頭腦的刺激與智能活動,正如彼等狂熱於球賽乃至字謎遊戲那樣。於紐約波洛大球場如火如荼進行的棒球賽中,關乎大自然之美的演說,絲毫無助於提高球迷對這場殊死戰的興趣;在縱橫字謎遊戲的關鍵中夾以語源學或用字法之類的講解,只會使正在努力的試圖將字彙正確的加以組合起來的解謎者焦躁不耐。
17.不宜讓職業性罪犯負擔推理小說中的犯罪責任。打家劫舍之類的犯罪屬警察的領域,而非屬推理小說作者乃至聰明的素人(客串)偵探範疇。那一類的犯罪應屬警察刑事組的日常工作。真正吸引人的犯罪,該是出自教會重鎮或是素以慈善事業聞名的單身婦女之手。
18.推理小說中的犯罪不該以意外死亡或自殺收尾。一部洋洋灑灑的長篇推理巨作如以虎頭蛇尾收場,對讀者無異是一椿不可原諒的欺騙行為。買了書的讀者若以「假犯罪」為由要求退書,一個具有正義感的法庭應作有利於原告的判決,給予該書作者嚴厲的告誡處分,以懲罰他欺騙滿懷好意和信任買下其著作的讀者。
19.推理小說中的犯罪動機必須是個人的。國際性陰諜或戰略屬別的類型──如間諜小說。唯凶殺故事務必涵蓋所謂的心情。反映讀者日常的經驗、使其壓抑的慾望和感情獲得某種程度的宣洩在所必需。
20.再者,為了將我列舉的信條湊成偶數,特別列舉是凡具有自尊心的推理小說作家目前都不屑於採用的若干手法。這些手法過往使用太多,為真正愛好文學性犯罪者所熟悉。而採用這些手法,等於擺明作者的無能與缺乏獨創性。

第7點疑點多,主要創造於主要和配角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造成的認知差異。誤導讀者判斷。
第10點主角必須為大家所關心、所熟析-和時事結合
第16點推理小說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出問題、並加以分析、成功的導向結論-
所提問題-不同時代背景下,建築的可能性?存在性?現有問題?

縱合以上,故事架構必須清楚和問題必須再度釐清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行銷 建築 /下代基因建築-角色- 林 詩翔

劉育東先生大記事-

經歷與著作(中文書籍)-
1982/06-1987/05 中原大學建築學士
1989/08-1990/12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建築碩士
1990/12―1991/07 Anderson, De Bartolo, Pan 建築師事務所 (Tucson, AZ, USA) 助理設計師
1992/01-1994/01 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 / 麻省理工學院聯合課程
1995/12―1998/07 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 建築與文化研究室 召集人 (創辦教授,
1997/08―1999/02 交通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所長
1998/07―2004/01交通大學 虛擬設計研究中心 主任創辦教授
1999/02―2001/10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 副院長
1999―2001 新竹市政府 首席市政顧問
1999-2002 2020文教基金會 董事長
1999/07―2000/07 宏碁基金會 顧問 (宏碁數位藝術中心 創立計畫主持人)
2000― 遠東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 召集人
2001/08―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教授
2001/8―2005/07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所長 (創所教授)
2001/09―2002/01 明道管理學院數位設計系 兼任教授 (創系教授)
2001/10―2002/01 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 代院長
2002―2004 亞洲電腦輔助建築設計學會(CAADRIA) 理事長
2002/2―2004/01 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 代所長
2002/04―2006/12 工研院光電研究所 創意顧問
2002/08―2005/01 交通大學 建築學院籌備處 籌備主任
2003―2004 青島膠南市政府 建築顧問 2003,大破大立—921校園建築獎。台北: 田園城市。
2003―2005 嘉義市政府 市政顧問
2003/02― 兆曜世際股份有限公司 榮譽董事長
2003/09―交通大學思源基金會 董事
2003/12―2005/01 交通大學 數位創意產業發展中心 指導委員 (創立教授)
2004/07―2005/01 宏碁數位創作獎 指導委員會主席 數位建築多樣性。台北: 田園城市。
2005,創意島嶼狂想曲—2050願景台灣。台北: 遠流出版社。展現數位建築。台北: 田園城市。
2006,數位建築&願景東方。台北: 天下文化。建築的涵意(普及版)。天津: 百花文藝。全球在地化—台灣新建築2000-2005。台北: 藝術家。


受邀講座(以國際為主)-
2005, 智利, Uniacc大學建築系
2004, 美國, 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系
2004, 美國, 愛荷華州立大學設計學院
2004, 挪威, 奧斯陸建築學院
2002, 韓國, 延世大學建築系
2001, 美國, 喬治亞州Fulbright Seminar
2001, 泰國, Rangsit大學建築系
1999, 澳洲, 雪梨大學設計運算與認知中心
1997, 2000, 日本, 大阪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1996, 美國,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
1996-, 大陸,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電視/廣播專訪-
2006,2050願景台灣,心靈的顏色,台北電台.
2006,安藤忠雄之旅與數位建築,安蘭sunny city,太陽電台.
2005,未來城市,360度觀點,公共電視.
2005,安藤忠雄,360度觀點,公共電視.
2005,2050願景台灣,寶島新聲電台.
2004,從新竹之心到數位建築,非凡電視 (科技進行式).
2004,台灣建築的未來可能性,文建會2004台灣建築展DVD.
2003,數位創意娛樂產業與教育,公共電視.
2003,新竹城市願景,年代電視.
2002,文學藝術e起來—陳郁秀、張系國、劉育東、陳正然對談,公共電視.
2002,集集車站重建—三十分鐘紀錄片,公共電視.
2002,數位天空之城—台北市立美術館數位建築展,中天新聞.
2002,虛擬長安—再現盛唐,台視公司.
2002,虛擬長安—再現盛唐,年代新聞.
2001,虛擬長安—兩岸研究生交流,年代新聞.
2001,虛擬長安—再現盛唐,年代新聞.
2001,虛擬長安,鳳凰電視新聞.
2001,數位建築—公信電子設計(未來世界、人物專訪),東森電視科技玩家.
2001,數位虛擬自然—公信電子設計,公共電視.
2001,數位建築—公信電子設計,東森新聞.
2001,集集車站,東森新聞.
2001,數位建築—公信電子設計,年代新聞.
2000,2000夢想家—交通大學劉育東,環宇廣播電台.
2000,新竹市數位美術館與新竹數位城市,環宇廣播電台.
2000,巴賽隆那城市發展之旅,公共電視.
2000,數位美術館—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公共電視.
2000,數位建築與數位城市建構,公共電視.
2000,科技實驗人文無限,全國廣播公司.
2000,新竹之心廣場規劃理念,台視公司(大宇傳播).
2000,環境與科技結合—交大竹北校區的規劃理念,中廣新聞網:新聞話題.
2000,新竹之心廣場規劃理念,慈濟大愛電視台:大愛新聞雜誌.
2000,新竹虎林生活館,台視公司(大宇傳播).
1999,數位藝術與生活,中廣新聞網:新聞話題.
1999,何謂數位藝術,中央廣播電台:早安中國人.
1999,新竹舊城與新竹之心,振道有線電視.
1999,宏碁集團渴望數位藝術中心的目標,中央廣播電台.
1999,新竹之心東門城廣場規劃設計理念,真相新聞網.
1999,新竹市都市規劃的過去與未來,公共電視.
1999,21世紀願景—人文的科技城市,警察廣播電台.
1998,專訪劉育東談東門城廣場的未來,振道有線電視.
1998,竹塹臉譜︰劉育東,竹和有線電視.
1998,新竹市都市發展的展望,警察廣播電台.
1997,東門城廣場傳統空間發展介紹,環宇廣播電台.
1996,新竹市社區總體營造專訪,振道有線電視.
*以上資料出處為交大建築所師資網頁/數位建築與東方實驗 一書


專長與領域-
劉育東先生的專業領域:
劉育東先生在業界具代表的專業、個人資本,就是”數位建築”。
在孫德鴻先生所寫的”南郭先生”中一文段落中所提:”歸國後趁著電腦運用在建築設計上越來越普遍之際,向當時略顯矇懂的建築界宣稱有一種新品種的建築叫做「數位建築」,然後趁著大家都還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努力宣揚,弄得好像「數位建築」是他的專利還是禁臠什麼的”、以及劉育東先生著作的:” 數位建築&願景東方。”、” 展現數位建築”、” 數位建築多樣性”、”數位建築的浮現”與幾乎參與出席有關國內數位建築的座談、訪問與刊物例如:”第三屆遠東數位建建築設計展”、 “2000年數位建築與數位城市建構於公共電視播出.”與” 2003,自由國度的數位人,遠見雜誌,第200期:108-112. (成章榆專訪).”等……多數有關數位建築活動。(以上舉例只占冰山一角)
且無論以上舉例是否具正面與負面評價,劉育東先生在台灣與國際之間,與數位建築畫下等號。所以為了可以再更深入舉例,以劉育東先生在所著作的”數位建築的浮現”與數位建築與東方實驗”兩本著作為例,藉由劉育東先生對於數位建築初期作品與近期作品作比較,希望能在兩本相差五年時間的著作中,找尋到劉育東先生在數位建築中所扮演角色的線索。
數位建築是什麼?在”數位建築的浮線”約略了解:電腦工具近年來被廣泛利用於不同業界,包含建築業。在建築界除了利用電腦作為繪圖、動畫、模型(較後期,但乃屬呈現)與簡報等表達及呈現工具外。開始思考並執行於要如何能夠落實在幫助建築設計及思考上,使建築設計比起傳統設計更有突破性的發展,且落實在模型、施工等實務的實踐上。並引發建築的機能、形式、空間被從新定義突破。數位建築是這個時代建築的代表,也帶來建築建的革命。數位建築的定義,凡可以以”電腦數位媒材”作為工具落實在建築各個階段,包含發想、分析、細部、規劃、施工等任何建築過程並有別於傳統建築成果,可稱為”數位建築”。
在此書中劉育東先生借由2001年(此書是2001年所發表)以前國際上已經有許多知名的建築師,如:蓋瑞(gary)、艾森曼(eisenman)等已經開始在使用數位媒材當作建築思考的工具並且以落實。述說國內已經慢了一步,也必須面對這項新時代的衝擊。劉育東先生也舉例述說明,第一,每個時代都有建築面對新工具新思維的革命,例如:高第是現代主義的探索者,他認為自然不是偶然的”美”,這種”美”可以落實在結構中並且被表達出來。所以高地將這些自然動植物園樹落實在建築物,我們可以看到有如尤加利樹幹一般的螺旋狀態等…。這項舉例說明了接受衝擊的必要性。第二,各業界都已開始使用數位媒材作為工具,例如:舞蹈家全身裝滿感應系統編舞。說明了電腦運用的普及性。並且請了艾森曼(eisenman)與交大對話。劉育東先生也帶了交大的學生一起實作數位建築作品。最後編入與艾森曼(eisenman)的Q&A合出了這本”數位建築的浮線”。作為國內數位建築的先驅。
接下來劉育東先生也陸續出版了關於數位建築的比本書籍,近期出版的”與數位建築與東方實驗”。書本內容談”建築是什麼?”、”數位建築是什麼?”作為討論的主題。內文在”建築是什麼?”時,舉例知名歷史建築與現代建築來談建築的七個核心要素”功能性”、”藝術性”…與哲學性。以上七核心。並以”史前哥德時期”、”文藝復興至後現代”與”前數位建築”等不同時期的思考方法
,談”數位建築是什麼?”
但是在五年過後的這本書中,我看到的內容是,多了許多的國際案例,但幾乎沒看到國內的實作(有狂草轉化與邱文傑建築師的新竹之心)作品,多了很多劉育東參加各項活動(包含企業活動)的敘述,多了很多感謝文章(感謝遠東集團、林懷民等……),書中對作者的簡介也多了許多經歷(以國際活動為主)。
書中沒有看到初期對於數位建築的使命與自我期許的空間。

補充-
*目前劉育東先生於天下雜誌每期有固定專欄,2008/12號刊主題”劉先生你願不願意死在這”。內容討論:安藤忠雄先生未來將於三芝建造生平第一做陰宅。
*目前劉育東先生因交大建築一案因無法支付仲觀事物所(林洲民)費用約兩百五十萬,於約2004年左右縱容專案管理員(仲觀),作假審查報告,受檢調起訴。


^^^^^^^^^^^^^^^^^^^^^^^^^^^^^^^^^^^^^^^
^^^^^^^^^^^^^^^^^^^^^^^^^^^^^^^^^^^^^^^
龔書張先生大記事_

1981-1986 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系, 建築學士
1990-1992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 建築碩士
1992-1993 學歷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 設計碩士(專攻建築歷史與理論)
1993-1996 大硯國際建築事務所設計經理
1996 台灣省建築師公會登記建築師
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登記建築師
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登記建築師
龔書章先生在1996年以前大多在打下個人基礎,建立文化資本。

1997-2000「建築」雜誌編輯委員
1999-2001「建築師」雜誌編輯委員
「台灣建築」雜誌 編輯委員
室內雜誌年度商業作品金獎(沐蘭日式料理)
2000-2002「室內」雜誌執行編委
2000 空間展演的多重面向:都市地景‧空間體驗‧敘事再現,建築師雜誌,No.312
2000 都市網絡的容器-建築、交通、轉運、站,室內雜誌,No.82
2000 建築、雕塑與地景藝術的空間實驗,建築師雜誌,No.286
在2000年這段時間,龔書章先生主要在國內建築刊物(期刊、雜誌)做編輯,雜誌為國內建築界行銷的通入,藉由這段時街累積自我社會資本。

2000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競圖作品展
2000 台北電影節天幕電影院展場設計競圖第一名
高雄縣鳳山市中崙國中新建工程獲「2001遠東建築獎」決選入圍
2001 新人文建築,13人書寫台北空間新美學,用文字與鋼筋來蓋房子
2001 遠東建築獎,入圍(高雄縣鳳山中崙國中新建工程)
2002 29屆國際燈光設計獎(總統府廣場國際設計競圖展場)
總統府廣場國際設計競圖展場入選2002年29屆國際燈光設計獎
2002年北京清華大學台灣青年建築師研討會代表
2002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代表建築師參選入圍
2003 宜蘭厝,第二期巡迴展
寧靜的地景革命,宜蘭厝建築2
室內設計與裝修雜誌(大陸)年度優秀室內設計作品獎(Eden Cafe)
遠東建築獎,佳作(宜蘭縣政中心凱旋社區公園暨新福宮廣場)
智邦辦公總部大樓競圖
龔書章先生,在雜誌界約兩三年的時間內,設計案大多為競圖案。作品也藉由雜誌刊登。

2004 慕夏四季接待中心
城市謠言─當代華人建築之紅樓夢,台北當代藝術館
日本商業設計協會JCD空間設計國際賞,銀牌獎(上閤屋日本料理台中
衣蝶旗艦店)
2004 日本商業設計協會JCD空間設計國際賞,銅牌獎(橙舍涮涮鍋)
2006 2005台灣建築獎,台灣城鄉的多彩光譜,建築師雜誌,No.374
2006 台灣建築獎(國立屏北高中整體校園新建工程)
2006 宜蘭凱旋社區公園 / 中崙國中,全球在地化-台灣新建築2000-2005
2006 我們可以這樣生活建築展,誠品信義店
2007 德國iF傳達設計大獎(智邦科技研發總部大樓競圖)

龔書章先生作品大多為競圖案或者是規模不大的商業作品為主。且辦理活動、文章發表與作品得獎皆由雜誌所刊登。

補充-
*龔書章先生目前於淡江大學建築系、東海大學建築系、實踐大學建築系與交通大學建築所,皆有任教。
*1996年成立原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於台北,為主持人,與吳建森建築師合作。
*龔書章先生專長:於原相事物所簡介-同時俱備設計/創意思考/國際觀能力與經驗,專長於各風格專案形相定位、新時代風格企劃與設計策略。